赤石脂(一斤,一半切碎,一半篩成末)
干姜(一兩)
粳米(一升)
以上三味藥,用七升水,煮米至熟,去掉藥渣,每次溫服七合,加入赤石脂末一方寸匕,一日服三次,如果服一次病就痊愈,剩下的就不用服了。
下利,排出未消化的谷物,不可以攻表,發(fā)汗后必然會(huì)出現(xiàn)腹部脹滿。
【注釋】詳見傷寒論·太陰篇內(nèi),不再解釋。
下利,脈象沉而遲,患者面部稍微發(fā)紅,身體有輕微發(fā)熱,下利排出未消化的谷物,必然會(huì)出現(xiàn)頭目昏眩,出汗后病就會(huì)解除,患者必然會(huì)有輕微的四肢厥冷,之所以這樣,是因?yàn)槊娌坑写麝栔?,下焦虛寒的緣故?/p>
【注釋】詳見傷寒論·厥陰篇內(nèi),不再解釋。
下利,腹部脹滿,身體疼痛,應(yīng)當(dāng)先溫里,然后再攻表,溫里適宜用四逆湯,攻表適宜用桂枝湯。
【注釋】詳見傷寒論·太陰篇內(nèi),不再解釋。
桂枝湯方
桂枝(三兩)
芍藥(三兩)
甘草(三兩,炙)
生姜(三兩)
大棗(十二枚)
以上五味藥,切碎,用七升水,小火煮取三升,去掉藥渣,調(diào)適藥的冷熱后服一升。服藥后片刻,喝一升熱稀粥,以輔助藥力,蓋上被子保暖約一個(gè)時(shí)辰左右,全身微微出汗效果更佳,不可讓汗出得像水流一樣。如果服一次藥汗出病愈,就停止服藥。
下利后更加心煩,按壓胃脘部柔軟,這是虛煩,用梔子豉湯治療。
【注釋】詳見傷寒論·太陽中篇,不再解釋。
梔子豉湯方
梔子(十四枚)
香豉(四合,用棉包裹)
以上兩味藥,用四升水,先煮梔子,煮至二升半,加入香豉再煮取一升半,去掉藥渣,分兩次服,溫服一次,服藥后嘔吐就停止服藥。
下利,肺部疼痛,用紫參湯治療。
【按語】此條文有脫簡(jiǎn),不予解釋。
紫參湯方
紫參(半斤)
甘草(三兩)
以上兩味藥,用五升水,先煮紫參,煮取二升,加入甘草,再煮取一升半,分三次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