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種藥丸用于治療癰疽患者,若其脾腎虛弱,出現(xiàn)飲食難以消化,且在黎明時分有溏瀉癥狀,服用此丸會有效果。
肉果(二兩,面裹煨,肥大者,搗去油)補骨脂(四兩,微炒香)
把以上兩味藥一起研磨成細粉末。取四十九枚大棗,四兩老生姜切成片狀,將姜、棗用水浸泡,接著煮到水干為止,然后取用棗肉制成藥丸,如桐子般大小。每天半夜,用清米湯送服七十丸,對于治療腎瀉和脾瀉效果顯著。
【方歌】二神丸治脾腎弱,飲食不化瀉黎明,肉果補脾骨脂腎,生姜煮棗肉丸成。
加味地黃丸
這種藥丸用于治療癰疽已經(jīng)破潰,出現(xiàn)虛火上炎,進而導致口干口渴癥狀的患者,此類患者適宜服用。
熟地(八兩,酒蒸,搗膏)山藥(四兩,炒)山萸肉(五兩,去核)白茯苓(四兩)牡丹皮(四兩,酒洗)澤瀉(三兩,蒸)肉桂(六錢)五味子(三兩,炒)
將以上八味藥共同研磨成粉末,用煉蜜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時用鹽湯送服。
【方歌】加味地黃勞傷腎,水衰津少渴良方,山萸山藥丹苓澤,肉桂五味熟地黃。
參術(shù)膏
人參(半斤,切片,用水五大碗,沙鍋慢火熬至三碗,將渣再煎汁一碗,共用密絹濾凈,復熬稠厚,瓷碗內(nèi)收貯,聽用)云片白術(shù)(六兩)懷慶熟地(六兩,俱熬,同上法)
以上三種藥膏,各自熬制完成后,分別用瓷罐盛裝,放入水中冷卻后取出,密封蓋子,不要讓其泄氣。倘若患者精神不振,懶得說話、行動,氣短且自汗,就取人參膏三匙、白術(shù)膏二匙、地黃膏一匙,都用一杯無灰好酒,隔水燉熱后融化服用。要是患者脾胃虛弱,飲食量減少,或者吃東西不知滋味,又或者吃了食物難以消化,就用白術(shù)膏三匙、人參膏二匙、地黃膏一匙,用熱酒融化后服用。若患者腰膝酸軟,腿腳沒力氣,皮膚干枯,就用地黃膏三匙,人參膏和白術(shù)膏各二匙融化后服用。如果患者氣血、脾胃狀態(tài)均衡,沒有哪方面偏盛或偏衰,三種藥膏各取二匙,用熱酒融化后服用。
這些藥膏在清晨以及臨睡前,各服用一次,自然能夠振奮精神,迅速滋生氣血,使新肉易于生長,瘡口容易愈合。一切瘡瘍形狀危險、瘡勢大且膿液多的患者,服用后自然不會出現(xiàn)變癥。夏季天氣炎熱,擔心藥膏容易變質(zhì),分兩次熬制使用也可以。病愈后長期服用,能夠使須發(fā)變黑,起到延緩衰老、恢復青春活力的效果。以上所提及的諸多方劑,功效都難以達到如此程度。
【方歌】參術(shù)膏治大膿后,血氣雙補此方宗,人參白術(shù)同熟地,熬成膏服有奇功。
八仙糕
這種糕用于治療癰疽患者脾胃虛弱的情況,若出現(xiàn)進食量少、嘔吐泄瀉、精神不振、飲食無味、即便不進食也不覺饑餓等癥狀,以及平常無病但體質(zhì)較弱或久病之人,服用它能夠健運脾胃。
山藥(六兩)人參(六兩)粳米(七升)糯米(七升)白蜜(一斤)白糖霜(二兩半)蓮肉(六兩)芡實(六兩)白茯苓(六兩)
先把山藥、人參、蓮肉、芡實、茯苓這五味藥,分別研磨成細粉末。接著將粳米、糯米也磨成粉,與上述藥末攪拌均勻。把白糖放入蜜湯中,隔水燉化,隨即趁著粉藥溫熱時,與化好的白糖蜜湯攪拌均勻,鋪放在蒸籠內(nèi),切成條狀后蒸熟,再在火上烘干,用瓷質(zhì)容器儲存起來。每天清晨,用白開水泡幾條食用,或者直接吃干的也可以,饑餓的時候隨時取用。連續(xù)服用一百天,具有調(diào)理脾胃、增強胃氣的功效,其效果之好難以用筆墨描述。
【方歌】八仙糕用健脾胃,食少嘔泄服之靈,山藥人參粳糯米,蜜糖蓮芡白云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