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梔(炒制)、石膏(煅燒)、黃連(用姜炒制)、生地黃、黃芩、赤茯苓
以燈心草為藥引,用水煎服。
【方歌】清熱瀉脾治鵝口,石膏生地赤苓煎,芩連梔子合成劑,加入燈心病即安。
保命散
白礬(燒成灰)、朱砂(各二錢五分,水飛處理)、馬牙硝(五錢)
將上述藥物研成粉末,用白鵝糞便加水攪拌后取汁,涂抹在舌頭和口角上。
吐舌
舌頭伸出口外且回縮緩慢被稱作吐舌,這都是因為心經(jīng)有熱邪而形成的?;純撼1憩F(xiàn)為面色發(fā)紅、煩躁口渴、小便短赤且澀痛,服用瀉心導赤湯就能使癥狀緩解。
【注釋】吐舌這種情況,指舌頭伸得很長且回縮動作遲緩,是由心經(jīng)有熱邪引發(fā)。所以患兒會出現(xiàn)面色發(fā)紅、煩躁不安、口渴,以及小便顏色深、排尿不暢等癥狀,適宜用瀉心導赤湯來治療。
瀉心導赤湯
木通、生地黃、黃連、生甘草
以燈心草為藥引,用水煎服。
(方歌)瀉心導赤湯最良,心熱吐舌即堪嘗,木通生地黃連草,燈心加入服自強。
弄舌
弄舌是指小兒舌頭時常在口內(nèi)搖動,這是心脾發(fā)熱導致的,會出現(xiàn)口唇焦干的癥狀。此外,還伴有煩躁發(fā)熱、舌頭干燥、大便穢臭等情況,瀉黃散和瀉心導赤湯都能治療此癥。
【注釋】小兒舌頭在口中不停搖動,是因為心脾有熱,進而導致口唇焦干、煩躁發(fā)熱、舌頭干燥以及大便穢臭。治療時,先使用瀉黃散,之后再用瀉心導赤湯。
瀉黃散
藿香葉、山梔子(炒)、石膏(煅)、防風、甘草(生用)
添加燈心草為藥引,用水煎服。
(方歌)弄舌瀉黃散最神,藿香葉配山梔仁,甘草防風石膏煅,臨時煎服人燈心。
瀉心導赤湯(方劑見“吐舌”部分)。
重舌
舌下腫起突出,形狀類似舌頭,這是心脾積熱向上攻沖所致。治療時,內(nèi)服適宜用清熱飲,外敷涼心散功效最為顯著。
【注釋】重舌這種病癥,是因為在舌下靠近舌根的地方,腫脹的形狀類似舌頭,所以叫做重舌。這是心脾有熱引起的,應當服用清熱飲,同時外用涼心散吹敷。
清熱飲
黃連(生用)、生地黃、木通、生甘草、連翹(去心)、蓮子
以淡竹葉為藥引,水煎后,不時地灌進患兒口中。
(方歌)清熱飲內(nèi)用黃連,生地蓮子木通甘,連翹更加淡竹葉,一同煎服自然安。
涼心散
青黛、硼砂、黃柏、黃連(用人乳拌勻后曬干)、人中白(各二錢,煅燒過)、風化硝(一錢)、冰片(二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