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梅丸
治療厥陰病出現(xiàn)消渴,感覺氣向上沖撞心胸,心中疼痛且發(fā)熱,雖饑餓卻不想進食,進食就會吐出蛔蟲。還可主治長期的痢疾。
藥物組成:烏梅(三百個)
細辛(六兩)
干姜(十兩)
黃連(一斤)
當歸(四兩)
附子(六兩)
蜀椒(四兩,去掉水汽)
桂枝(六兩)
人參(六兩)
黃柏(六兩)
以上十味藥,分別搗碎、篩過后,合在一起進行調(diào)制。用醋浸泡烏梅一整晚,去核后放在五升米下面蒸,米飯蒸熟后,將烏梅搗成泥狀,與其他藥物攪拌均勻,放入臼中,加入蜂蜜后杵搗二千下,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飯前用湯飲送服十丸,一日三次,逐漸增加到二十丸,禁食生冷、滑膩、氣味腐臭的食物等。
【注釋】柯琴說:在六陰經(jīng)中,只有厥陰經(jīng)的病癥最難治療。厥陰經(jīng)本氣為陰,標氣為熱,其本體屬木,其功用為火,治療時必須制伏其主要病因,先去除致病的根源,或收斂,或發(fā)散,或逆治,或從治,根據(jù)有利的原則進行施治,調(diào)和人體中氣使其平和,這就是治療厥陰病的方法。厥陰處于兩陰交盡的位置,又稱為陰之絕陽,按常理應(yīng)該沒有熱象。只是它符合晦朔交替的道理,陰氣將盡之時正是陽氣初生之際,所以厥陰病出現(xiàn)熱象,是因為少陽的緣故。火氣過旺就會導(dǎo)致腎水虧虛,所以出現(xiàn)消渴、氣上沖心、心中疼痛發(fā)熱;氣有余就會化為火。肝木過盛就會克制脾土,所以雖饑餓卻不想進食?;紫x是由風邪所化,饑餓時胃中空虛,蛔蟲聞到食物的氣味就會鉆出,所以會吐蛔。仲景組方,一般都以甘、辛、苦味的藥物為君藥,不用酸味收斂之品,但在此方中使用,是因為厥陰經(jīng)主肝臟。《洪范》說:“木曰曲直作酸。”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說:“木生酸,酸入肝?!币源罅康臑趺分嶙鳛榫帲褪菫榱酥品渲饕∫?。配伍黃連,以瀉心火從而消除疼痛,佐以黃柏,滋養(yǎng)腎水來解除消渴。這是先去除致病的根源。黃連、黃柏,治療厥陰經(jīng)的陽邪是足夠的,但不足以治療陰邪。蜀椒、附子、細辛、干姜等大辛大熱之品一同使用,不但能治療厥陰經(jīng)的陰邪,而且肝主疏泄,喜條達,用辛味藥物可以疏散肝氣。又加入桂枝、當歸,因為肝藏血,這是為了使其歸屬于肝。方中藥物寒熱并用,氣味可能不協(xié)調(diào),所以佐以人參,調(diào)和人體中氣。用醋浸泡烏梅,這是同氣相求,放在米下蒸制,借助谷物之氣。加入蜂蜜制成藥丸,開始少量服用并逐漸增加劑量,緩緩用藥就能治療疾病的根本?;紫x屬于昆蟲,生冷食物與濕熱之氣相互助長蛔蟲滋生,所以用藥也需寒熱并用,而且出現(xiàn)胸中煩悶并吐蛔的癥狀,那么黃連、黃柏就是采用寒因熱用的方法?;紫x遇到酸味就會安靜,遇到辛味就會潛伏,遇到苦味就會下行,此藥確實是治療蛔蟲病的良方。長期的痢疾表明正氣虛弱,調(diào)理其寒熱,用酸味藥物收斂,下痢自然會停止。
赤石脂禹余糧湯
治療長期泄瀉不止,大腸功能極度虛弱,出現(xiàn)虛脫癥狀,服用理中丸后泄瀉反而加重的情況。
藥物組成:赤石脂(一斤,搗碎)
禹余糧(一斤,搗碎)
以上兩味藥,加入六升水,煎煮至剩下二升,濾去藥渣,分三次溫服。
【注釋】柯琴說:甘草、干姜、人參、白術(shù)可以補益中焦脾胃元氣的虛弱,但卻不能固攝下焦滑脫不禁的脂膏樣大便。這種泄瀉病在下焦,所以不能依靠理中丸之類的藥劑來取得療效。然而大腸不能固攝,根本原因仍在于胃,肛門不能閉合,根本原因仍在于脾。赤石脂和禹余糧這兩種礦石類藥物,都是土的精氣所凝結(jié)而成,能充實胃氣且澀腸止瀉,之所以急忙采用此藥治療下焦的標證,實際上是為了培補中焦脾胃這個根本。要知道這種病癥是土氣虛弱但火氣不虛,所以不適合用干姜、附子等溫熱藥物。如果濕邪較重但正氣虛弱不嚴重,且泄瀉仍然不止的,那么又應(yīng)當采用利小便的方法。
白頭翁湯
治療厥陰經(jīng)熱邪所致的痢疾,表現(xiàn)為肛門墜脹、里急后重,脈象沉弦,口渴想要飲水的病癥。
藥物組成:白頭翁(三兩)
黃連(三兩)
黃柏(三兩)
秦皮(三兩)
以上四味藥,加入七升水,煮取三升,濾去藥渣,每次溫服一升。如果沒有痊愈,再服一升。
【注釋】三陰經(jīng)都有泄瀉的病癥,自行泄瀉但不口渴的,屬于太陰經(jīng)病癥;自行泄瀉且口渴的,屬于少陰經(jīng)病癥。只有厥陰經(jīng)的泄瀉,屬于寒證的,會出現(xiàn)四肢厥冷且不口渴,泄瀉物為未消化的食物;屬于熱證的,則會出現(xiàn)消渴、肛門墜脹、里急后重,泄瀉物帶有膿血。這種熱邪導(dǎo)致的痢疾、肛門墜脹,是火熱內(nèi)郁、濕氣熏蒸,穢濁之氣逼迫直腸肛門,感覺沉重阻滯難以排出,這就是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所說的“暴注下迫”的情況。以白頭翁為君藥,其性寒且有苦辛之味;以秦皮為臣藥,性寒且具苦澀之性。寒性藥物能夠清熱,苦味藥物可以燥濕,辛味藥物能疏散火邪的郁滯,澀味藥物能固澀以緩解里急后重的泄瀉。佐以黃連,清上焦的火熱,那么口渴就可以止住。使以黃柏,瀉下焦的熱邪,那么痢疾自然就能消除。治療厥陰經(jīng)熱邪導(dǎo)致的痢疾有兩種方法,初期痢疾用這個方子,用苦味藥物燥濕,用辛味藥物散邪,用澀味藥物固澀,這就是以寒治熱的方法;長期痢疾則用烏梅丸,用酸味藥物收斂火氣,佐以苦寒藥物,再夾雜溫補藥物,這就是所謂的或逆治或從治,根據(jù)具體病情來施治,調(diào)理人體氣機使其平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