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睛原始歌
天有日月,是陰陽的精華;人有雙眼,是臟腑的精華。各種精華匯聚之處形成眼睛:肉的精華構成上下眼瞼,血的精華形成內(nèi)外眼角,氣的精華表現(xiàn)為白色的眼白,筋的精華形成黑色的眼珠,骨的精華就是瞳孔。這些精華被約束包裹,其系帶連接于腦,眼睛的本源要詳細了解清楚。
【注釋】天有日月,就像人有兩只眼睛。天上的日月,是上天陰陽的精華所形成的。人的兩只眼睛,也是人體五臟六腑的精華,向上灌注到眼部而形成的。所以各種精華匯聚的地方形成眼睛,肉的精華形成上下眼瞼,血的精華形成內(nèi)外眼角,氣的精華形成眼白,筋的精華形成黑眼珠,骨的精華形成瞳孔,約束包裹氣血筋骨這些精華的系帶,向上連接于腦,這是不可不清楚的。這就是眼睛的本源。
五輪所屬部位歌
五輪指的是肉輪、血輪、氣輪、風輪、水輪。肉輪是上下眼瞼,血輪是內(nèi)外眼角,氣輪是眼白,風輪是黑眼珠,水輪是瞳孔,這些是應當了解的。
【注釋】五輪,即肉輪、血輪、氣輪、風輪、水輪。稱之為“輪”,是因為眼睛的轉動如同車輪一般。上下眼瞼為肉輪,內(nèi)外眼角為血輪,眼白為氣輪,黑眼珠為風輪,瞳孔為水輪,這是明確五輪的部位及其分屬五臟的情況。
肉輪屬脾,對應人體的肌肉;血輪屬心,對應人體的血液;氣輪屬肺,對應人體的氣;風輪屬肝,對應人體的筋;水輪屬腎,對應人體的骨。
五輪主五臟病歌
眼瞼的病癥與脾相關,內(nèi)外眼角的病癥與心相關,白眼球的病癥與肺相關,黑眼球的病癥與肝相關,瞳孔的病癥與腎相關。五輪的病癥分別由五臟主管,其寒證、熱證、虛證、實證,應當根據(jù)所表現(xiàn)出的癥狀來區(qū)分。
【注釋】眼瞼是肉輪,主管與脾相關的病癥。內(nèi)外眼角是血輪,主管與心相關的病癥。白眼球是氣輪,主管與肺相關的病癥。黑眼球是風輪,主管與肝相關的病癥。瞳孔是水輪,主管與腎相關的病癥。五輪的病癥,由五臟分別主管。其寒癥、熱癥、虛癥、實癥,應當根據(jù)所表現(xiàn)出的癥狀來區(qū)分。
八廓部位歌
瞳人屬水廓,黑睛屬風廓,白睛屬天廓且部位對應相同,內(nèi)眥屬火廓、雷廓,外眥屬山廓、澤廓,上下眼瞼屬坤位地廓。
【注釋】所謂“八廓”,指的是水廓、風廓、天廓、火廓、雷廓、山廓、澤廓、地廓。稱之為“廓”,就如同城郭具有護衛(wèi)防御的意義。瞳人對應坎卦,屬水廓;黑睛對應巽卦,屬風廓;白睛對應乾卦,屬天廓;內(nèi)眥(大眼角)對應離卦之火、震卦之雷,分屬火廓與雷廓;外眥(小眼角)對應艮卦之山、兌卦之澤,分屬山廓與澤廓;上下眼瞼對應坤卦,屬地廓。這是明確八廓以八卦命名,向人指示六腑、命門及心包絡對應的眼部部位。其中,水廓對應膀胱,又稱津液廓;風廓對應膽,又稱氧化廓;天廓對應大腸,又稱傳導廓;地廓對應胃,又稱水谷廓;火廓對應小腸,又稱抱陽廓;雷廓對應命門,又稱關泉廓;澤廓對應三焦,又稱清凈廓;山廓對應心包絡,又稱會陰廓。
八廓所屬歌
津液廓即水廓,屬膀胱;養(yǎng)化廓即風廓,屬膽;傳導廓即天廓,屬大腸;水谷廓即地廓,屬胃;關泉廓即雷廓,屬命門;抱陽廓即火廓,內(nèi)眥屬小腸;外眥屬三焦,為清凈澤廓;會陰廓即山廓,屬心包絡。
【注釋】內(nèi)眥的火廓屬小腸。外眥屬三焦,是清凈澤廓。津液廓即水廓,屬腎,因腎與膀胱相表里,膀胱為津液之府,故有此名。養(yǎng)化廓即風廓,屬肝,因肝與膽相表里,膽為少陽,主生長化育,故有此名。傳導廓即天廓,屬肺,因肺與大腸相表里,大腸為傳導之官,故有此名。水谷廓即地廓,屬脾,因脾與胃相表里,胃納水谷,故有此名。抱陽廓即火廓,屬心,因心與小腸相表里,依附于陽,故有此名。關泉廓即雷廓,屬命門,因命門為龍雷之火,故得名關泉,附于火廓。清凈廓即澤廓,屬三焦,三焦為陽相火,能蒸化水谷、疏通水道,故得名清凈,附于火廓。會陰廓即山廓,屬心包絡,心包絡為陰相火,依附于心,為臣使之官,故得名會陰,附于火廓。
八廓主六腑命門包絡病歌
風廓屬膽,水廓屬膀胱,天廓屬大腸,地廓屬胃,火廓屬小腸,雷廓屬命門,山廓、澤廓分別屬包絡、三焦。
【注釋】這里明確了八廓的所屬。風廓就是風輪,風輪屬肝,肝與膽相表里,所以輪主臟對應肝病,廓主腑對應膽病。水廓就是水輪,水輪屬腎,腎與膀胱相表里,所以輪主臟對應腎病,廓主腑對應膀胱病。天廓就是氣輪,氣輪屬肺,肺與大腸相表里,所以輪主臟對應肺病,廓主腑對應大腸病。地廓就是肉輪,肉輪屬脾,脾與胃相表里,所以輪主臟對應脾病,廓主腑對應胃病?;鹄⒗桌?、澤廓、山廓,是血輪所在的部位,血輪屬心,心與小腸相表里,所以輪主臟對應心病,廓主腑對應小腸病。其中雷廓屬命門、澤廓屬三焦、山廓屬包絡,都附屬于血輪,因為命門、三焦、包絡都屬相火,應當受命于君火(心),所以附屬于此。
【按語】眼科都把五輪屬臟,配五行;八廓屬臟腑,配八卦,致使臟腑混淆,讓人不知如何遵循。五輪既然屬臟,八廓自然應屬腑?,F(xiàn)在修訂它,使學者按輪、廓的部位來看,病在臟還是在腑,自然能清楚明白。
內(nèi)因為病歌
內(nèi)障眼病都因七情過度損傷所致,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情緒失調,會使臟腑受損,精氣無法向上灌注到眼睛,起初表現(xiàn)為內(nèi)障,日久會發(fā)展成風證。
【注釋】這是明確內(nèi)障發(fā)病的原因。障,是遮蔽的意思;內(nèi)障,就是從內(nèi)部遮蔽(視線)的眼病。內(nèi)障的病癥,都因七情過度損傷:過度喜悅會傷害心,過度憤怒會傷害肝,過度憂愁會傷害肺,過度思慮會傷害脾,過度悲傷會傷害心,過度恐懼會傷害腎,過度驚嚇會傷害膽。臟腑因此受損,精氣不能向上灌注到眼睛。所以起初患上內(nèi)障,時間久了會形成五風之癥,也就是烏風、綠風、黑風、黃風、青風這些病癥。這類病癥眼睛不紅不腫,瞳孔顏色改變,而它的光亮先變得異常。
外因為病歌
外障眼病都由六氣引發(fā),即暑、寒、燥、濕、火、風。體內(nèi)有熱會招致邪氣趁虛而入,順著經(jīng)脈和系帶上行到頭部與腦中。
【注釋】這是明確外障眼病的發(fā)病原因。外障,是從外部遮蔽視線的眼病。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,是六種邪氣。外障的病癥,都因感受六淫邪氣而發(fā)生,但必定是因為患者體內(nèi)有熱向外蒸騰,皮膚肌理不致密,感召外部邪氣趁虛侵入:侵入頸項的屬太陽經(jīng),侵入面部的屬陽明經(jīng),侵入面頰的屬少陽經(jīng),各自順著所屬經(jīng)脈的系帶,上行到頭部進入腦中,從而導致眼部發(fā)病。其癥狀為:眼睛發(fā)紅、疼痛、腫脹、干澀、多眵、流淚,有翳膜遮蔽眼珠。
不內(nèi)外因為病歌
疾病由不內(nèi)外因引起的,是因飲食、起居不當或受擊打刺傷所致,邪氣沒有固定部位,可能形成內(nèi)、外障,仔細觀察病因就能完全了解病情。
【注釋】這是明確由不內(nèi)外因導致發(fā)病的原因。既不是外感六淫邪氣,也不是內(nèi)傷七情,只是因為飲食沒有節(jié)制,過飽或過饑,起居不謹慎,勞累過度,或者遭受擊打震蕩,或者被刺傷損傷,因為這些邪氣沒有固定的部位,所以有的形成內(nèi)障,有的形成外障疾病,應當仔細觀察發(fā)病的原因,那么病情就不會被隱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