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參
白術(shù)(土炒)
黃芪
當(dāng)歸
白芍(各三錢)
甘草(八分)
把上述藥材切碎,加入生姜、大棗,加水煎煮,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藥湯。
桂附地黃湯
熟地(四錢)
山萸肉
山藥(各二錢)
丹皮
澤瀉
茯苓(各一錢五分)
附子(制)
肉桂(各一錢)
將上述藥物切碎,加水煎煮,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藥液。
回生丹
錦紋大黃(一斤,研磨成粉末)、蘇木(三兩,打碎,用五碗河水煎煮,取三碗藥汁備用)、大黑豆(三升,用水浸泡后取出豆皮,用絹袋裝上豆皮,與豆子一起煮熟,去掉豆子不用,將豆皮曬干,煮豆的汁水留存?zhèn)溆茫?、紅花(三兩,炒至顏色發(fā)黃,加入四碗好酒,煎煮翻滾三五次,去掉藥渣,取藥汁備用)、米醋(九斤,陳釀的為佳)。
將一斤大黃粉末放入干凈的鍋中,加入三斤米醋,用文火熬煮,用長木筷不停地?cái)嚢枋蛊涑蔀楦酄?,接著再加入三斤米醋繼續(xù)熬煮,之后又加入三斤米醋,依次加完。然后加入三碗黑豆汁,繼續(xù)熬煮,接著加入蘇木汁,再加入紅花汁,熬制成大黃膏。將大黃膏盛放到瓦盆里,把鍋上殘留的大黃鍋粑也鏟下來,與后面的藥物一起研磨:
人參、當(dāng)歸(用酒清洗)、川芎(用酒清洗)、香附(用醋炒制)、延胡索(用酒炒制)、蒼術(shù)(用淘米水浸泡后炒制)、蒲黃(隔著紙炒制)、茯苓、桃仁(各一兩,去掉皮、尖,并去除油脂)、川牛膝(五錢,用酒清洗)、甘草(炙制)、地榆(用酒清洗)、川羌活、廣橘紅、白芍(各五錢,用酒炒制)、木瓜、青皮(各三錢,去掉瓤后炒制)、乳香、沒藥(各二錢)、益母草(三兩)、木香(四錢)、白術(shù)(三錢,用淘米水浸泡后炒制)、烏藥(二兩五錢,去掉外皮)、良姜(四錢)、馬鞭草(五錢)、秋葵子(三錢)、熟地(一兩,用酒浸泡,經(jīng)過九次蒸制和晾曬,按照這種方法炮制完成)、三棱(五錢,用醋浸透,用紙包裹后煨制)、五靈脂(五錢,用醋煮化,烘干后研磨成細(xì)粉)、山萸肉(五錢,用酒浸泡,蒸制后搗成泥狀)。
以上三十味藥,連同之前的黑豆殼,一起晾曬后研磨成粉末,放入石臼中,加入大黃膏攪拌均勻,再加入一斤煉熟的蜂蜜,共同搗杵上千次,取出制成藥丸。每丸重量約二錢七八分,在安靜的室內(nèi)陰干,需要二十多天。不能在太陽下暴曬,也不能用火烘烤,陰干后每丸重量僅二錢多一點(diǎn)。用熔化的蠟包裹藥丸進(jìn)行防護(hù),也就是制成蠟丸。使用時(shí)去掉蠟殼,用水調(diào)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