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草(三兩,炙烤)
大棗(十二枚)
芍藥(六兩)
生姜(二兩)
膠飴(一升)
以上六味藥,加入七升水,煮至剩下三升,去掉藥渣,加入膠飴,再用小火慢慢消解,每次溫服一升,一天服三次。嘔吐的患者不可使用建中湯,因為它味道甜。
虛勞出現(xiàn)里急,各種虛損不足的情況,用黃芪建中湯治療。
【注釋】所說的虛勞里急各種虛損不足,也是概括上一條所說的各種虛損不足癥狀。黃芪建中湯,可調(diào)補恢復中焦和全身的虛弱,并非單指治療里急這一種癥狀。桂枝龍骨牡蠣湯,就是桂枝湯加上龍骨、牡蠣。小建中湯,就是桂枝湯加上膠飴。黃芪建中湯,就是桂枝湯加上膠飴、黃芪。因此曾經(jīng)由此想到,仲景用一個桂枝湯進行加減變化,應(yīng)用如此廣泛。為什么后世一見到桂枝,就認為是治療傷寒發(fā)汗的方劑,這是只知道仲景用桂枝湯治療傷寒,卻不知道仲景用桂枝湯治療虛勞。如果明白桂枝湯治療虛勞的意義,就掌握仲景的醫(yī)學心法了。因為桂枝湯是辛甘溫熱的方劑,如果喝粥并蓋上被子使身體出汗,就能發(fā)散營衛(wèi)之氣以驅(qū)逐外邪,這就是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所說:辛甘之味有發(fā)散作用屬陽,所以是以辛味為主;如果加上龍骨、牡蠣、膠飴、黃芪,就能補養(yǎng)固護體內(nèi)和體表以治療虛勞,這就是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所說:勞損的人要用溫藥,用甘味藥來調(diào)養(yǎng),所以是以溫性和甘味為主。由此推論,各種藥物的性味和功能,通過加減變化,其奇妙之處無窮無盡。
【集注】魏荔彤說:氣虛嚴重,加黃芪;津液干枯嚴重,加人參,用來治療虛勞里急,這里說的里急并非單指里急這一癥狀,而是指虛勞各種虛損不足導致的腹痛。所以將這個方劑命名為建中,正是為了扶持中焦之氣,使陰陽之氣逐漸生成,通達于營衛(wèi),散布到肢體各處。
尤怡說:里虛而脈象急迫,腹中應(yīng)當有牽引作痛的感覺。各種虛損不足,是說陰陽各個方面都不足,進而眩暈、心悸、氣喘、遺精、失血等癥狀相繼出現(xiàn)。急迫的癥狀要用甘味藥來緩和,虛損不足的癥狀要用溫藥來補養(yǎng),而充實虛損、填補虧虛,黃芪尤其有突出作用。
黃芪建中湯方劑:
在小建中湯的基礎(chǔ)上,加入黃芪一兩半,其余依照上面的方法。如果氣短胸滿,加生姜;如果腹?jié)M,去掉大棗加茯苓一兩半;如果治療肺虛損不足、補氣,加半夏三兩。
虛勞出現(xiàn)腰痛,少腹拘急不舒,小便不利的癥狀,用八味腎氣丸治療。
【注釋】虛勞的人,腰痛是因為腎氣虛而氣血不暢。少腹拘急,小便不利,是因為膀胱氣虛不能氣化。用八味腎氣丸來溫補下焦。腎與膀胱表里之氣充足,那么腰痛、少腹拘急、小便不利的癥狀,沒有不痊愈的。
【集注】程林說:腰是腎的外在表現(xiàn)部位,腎虛就會腰痛,腎與膀胱互為表里,如果得不到三焦的陽氣來通利水道,就會小便不利且少腹拘急。用這個方劑來補益腎間之氣,氣強盛了,大小便就通暢,少腹拘急的癥狀也就痊愈了。
尤怡說:虛勞的人,損傷了少陰腎的元氣,所以會腰痛,少腹拘急,小便不利。用八味腎氣丸,既能補陰虛以化生陽氣,又能助陽虛以化氣行水,是補下治下的良方。
八味腎氣丸方劑(見婦人雜病篇中)
虛勞導致虛煩,無法入眠,用酸棗湯治療。
【注釋】因為虛勞而心煩,這就是虛煩。因為虛煩而不能入睡,這就是虛煩不得眠。所以用酸棗仁湯主治,專門治療虛煩,煩擾去除就能入睡了!
【集注】李彣說:虛煩不能入睡,是因為血虛產(chǎn)生內(nèi)熱,陰氣不能收斂?!秲?nèi)經(jīng)》說:氣運行在陽分,陽氣充盛,不能進入陰分,陰氣虛,所以眼睛不能閉合。酸棗湯能滋養(yǎng)血虛并收斂陰氣。
酸棗湯方劑:
酸棗仁(二升)
甘草(一兩)
知母(二兩)
茯苓(二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