膽礬(三錢)銅綠(五錢)麝香(三分)白及(五錢)輕粉(二錢)郁金(二錢)五倍子(一兩,微炒)明礬(四錢)
將以上八味藥共同研磨成極細(xì)的粉末。取一碗陳米醋,放入勺中用小火慢慢熬煮,直至剩下一小杯,以醋表面泛起金色黃泡為火候標(biāo)準(zhǔn)。待醋液溫度稍降,加入一錢藥末,攪拌均勻融入醋中,再隔水燉溫。用新毛筆蘸取,涂抹在瘡根周圍,接著用棉紙覆蓋在涂藥處。如此,瘡根便會自然生出皺紋,逐漸收縮變緊,瘡毒就不會擴(kuò)散變大了。
【方歌】鐵桶膏收毒散大,周圍敷上束瘡根,膽礬銅綠及輕粉,五倍明礬麝郁金。
烏龍膏
這種膏藥主治各類毒瘡,對于那些出現(xiàn)紅腫且伴有赤暈卻無法消散的情況,將此藥敷上,會有極其顯著的效果。
木鱉子(二兩,去殼)草烏(半兩)小粉(四兩)半夏(二兩)
將以上四味藥放在鐵銚(一種可用于加熱藥物的器具)內(nèi),用小火慢慢炒至焦黑,然后研磨成細(xì)粉。接著用新汲水(剛從井中汲取的水)將藥粉調(diào)成糊狀,用來外敷。每天更換一次,涂抹的時候要從瘡的外圍向里涂,并且要留出瘡的頂部,以便讓毒氣排出。
【方歌】烏龍膏用治諸毒,赤暈?zāi)苁罩文[瘍,木鱉草烏小粉夏,涼水調(diào)敷功效良。
神效千捶膏
這種膏藥專門用于貼敷初起的瘡瘍、疔毒,貼上就能使其消散。對于瘰疬,能將病根拔出;對于大人的臁瘡,小兒的蟺拱頭等病癥,使用后都有療效。
土木鱉(五個,去殼)白嫩松香(四兩,揀凈)銅綠(一錢,研細(xì))乳香(二錢)沒藥(二錢)蓖麻子(七錢,去殼)巴豆肉(五粒)杏仁(一錢,去皮)
把以上八味藥合在一起,放在石臼里面搗三千余下,就制成了藥膏。將藥膏取出浸在涼水中。使用的時候,根據(jù)瘡口大小,用手捻成薄片,貼在瘡上,再用絹布覆蓋。
【方歌】千捶膏貼諸疔毒,瘰疬臁瘡蟺拱頭,木鱉松香銅乳沒,蓖麻巴豆杏仁投。
馬齒莧膏
馬齒莧性味寒涼清潤,具備化解多種毒邪的功效。如今僅用這一味藥,不論是內(nèi)服還是外敷,都頗具療效,以下羅列其所能治療的各類病癥。
其一、治療周身好似癩瘡般的楊梅瘡,且喉間硬如管狀的情況,可取一把粗大的馬齒莧,與酒、水一同煎煮后服用,以出汗為度。
其二、治療發(fā)背等各類毒瘡,取一把馬齒莧,用酒煎或用水煮,放涼后服用,使身體出汗,再次服用能退熱并去除腐肉,連服三次便可痊愈。同時,將馬齒莧搗爛后外敷。
其三、治療多年不愈的頑瘡、臁瘡,出現(xiàn)疼痛且瘡口難以收口的癥狀,把馬齒莧搗爛外敷,可引出瘡中的蟲。每日更換一次,三天后腐肉若已去盡,瘡口呈現(xiàn)如珠般的紅肉時,更換生肌藥物促使瘡口愈合。
其四、治療面部腫脹、嘴唇緊繃,將馬齒莧搗出汁后涂抹在患處。
其五、治療婦女臍下生瘡,疼痛瘙癢牽連至前陰與后陰的病癥,取用四兩馬齒莧、一兩青黛,研細(xì)拌勻后外敷。
其六、治療濕癬、白禿,把石灰末炒至發(fā)紅,用馬齒莧汁熬成膏,兩者調(diào)勻后涂抹。
其七、治療丹毒,加入藍(lán)靛根,一起搗爛后外敷。
【方歌】馬齒莧膏只一味,楊梅發(fā)背服敷之,頑瘡面腫搗汁用,婦女陰瘡共黛施,濕癬白禿加灰末,丹毒藍(lán)根相和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