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驚風門--(第9頁)
陳皮
半夏(姜制)
附子(制)
茯苓
砂仁
肉桂(去粗皮,研)
白芍(炒焦)
甘草(炙)
丁香
以煨姜作為藥引,加水煎煮后服用。
(方歌)慢脾溫中補脾湯,參芪白術(shù)共干姜,陳半附苓縮砂桂,白芍甘草共丁香。
固真湯
人參
白術(shù)(土炒)
肉桂(去粗皮)
白茯苓
山藥(炒)
黃芪(蜜炙)
甘草(濕紙裹煨透)
附子(去皮臍,湯泡浸)
以生姜和大棗作為藥引,加水煎煮后服用。
(方歌)固真湯治慢脾風,人參白術(shù)桂茯苓,山藥黃芪煨甘草,附子浸泡最宜精。
理中湯(該方劑可查閱“不乳”相關內(nèi)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