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障總名歌
內障初起會演變?yōu)槲屣L,包括黃風、綠風、黑風、烏風、青風,還有圓翳、冰翳、滑翳、澀翳、浮翳、沉翳、橫翳、散翳、偃月翳、黃心翳、黑水翳、棗花翳,以及雷頭風、驚振、瞳缺、雀目、高風、胎患等,共二十四證都屬內障,必須一一分辨清楚。
【注釋】內障初起時,是還未失明的病癥,時間久了會變成五風之癥。瞳孔變?yōu)辄S色的,名叫黃風;變?yōu)榫G白色的,名叫綠風;變?yōu)楹谏模泻陲L;變?yōu)闉跫t色的,名叫烏風;變?yōu)榍嗌?,名叫青風。
圓,指圓翳;冰,指冰翳;滑,指滑翳;澀,指澀翳;浮,指浮翳;沉,指沉翳,又稱深翳;橫,指橫翳,又稱劍脊翳;散,指散翳;偃,指偃月翳;黃心,指白翳黃心翳;黑水,指黑水凝翳,也叫黑花翳;棗花,指棗花翳;雷頭,指雷頭風變生的內障;驚振,指因驚嚇震蕩形成的內障;胎患,指胎中帶來的內障。這是內障二十四癥的總稱,必須一一分辨明白,以便進行治療。
內障初患久變五風歌
內障初起時看似好眼,卻會出現(xiàn)視物生花、如在霧煙中的情況,瞳孔隱隱似有翳障、失去光彩,日久瞳孔會變?yōu)辄S、綠、黑、烏、青等色。黃風由雀目發(fā)展而來,日久瞳孔呈金色;綠風時??匆姲?、花、紅色,伴有頭旋、額鼻疼痛及眼睛牽扯痛;黑風可見黑影,與綠風癥狀相似;烏風與綠風癥狀也相近,但疼痛不伴頭旋;頭旋不痛是青風的特征。黃風瞳孔發(fā)黃,屬脾經(jīng)病變;淺綠近白的綠風屬肺經(jīng);黑色的黑風屬腎經(jīng);烏帶渾紅的烏風屬心經(jīng);青色的青風屬肝經(jīng)。外因多為頭風痛牽連眼睛,腦脂熱注導致突然失明;內因是精氣損傷不能上注于目,左右眼相繼發(fā)病逐漸失明。兼外因者多有紅痛,內因不足者需補精氣。
【注釋】內障初起時,眼睛看似正常,但視物時常出現(xiàn)五色花影飛舞,模糊不清如同在霧煙之中,瞳孔中隱約像有翳障,漸漸失去光彩,瞳孔顏色可能變?yōu)辄S、白、綠、青、烏、黑、渾紅等不確定的顏色,時間久了就形成五風內障的病癥。黃風,起初患雀目,日久瞳孔變成黃色,嚴重時如同金色,是難治之癥。綠風,起初發(fā)病時眼前時常出現(xiàn)白花、紅花,頭旋,兩額靠近鼻子處疼痛并牽扯到兩眼,日久瞳孔變成淺綠近白的顏色。黑風,起初發(fā)病與綠風相同,但時常看見黑花,日久瞳孔變成昏暗的黑色。烏風,起初發(fā)病也和綠風的癥狀沒有差別,但頭痛而不眩暈,眼前時??匆姙趸?,日久瞳孔變成烏色并帶渾紅。青風,起初發(fā)病也和烏風相同,頭部雖有眩暈但不疼痛,眼前時常看見青花,日久瞳孔變成青色。
五風發(fā)病的根源,黃風發(fā)于脾經(jīng),綠風發(fā)于肺經(jīng),黑風發(fā)于腎經(jīng),烏風發(fā)于心經(jīng),青風發(fā)于肝經(jīng)。然而風雖有五種,致病的原因卻有兩種:一是外因,必定因為頭風,疼痛牽扯到眼睛,向上攻犯腦部,腦脂與熱邪結合,向下注入眼睛,導致兩眼突然失明。二是內因,必定因為內傷臟腑,精氣不能向上灌注到眼睛,有的先病左目,后累及右目,有的先病右目,后累及左目,左右相互傳染,兩眼都受損。外因所致的病癥屬實證,多伴有紅痛,應當以除風散熱為主;內因所致的病癥屬虛證,多不紅不痛,應當以補精益氣為主。
五風初患有余歌
五風初起屬實證的,治療以除風湯為主,方中主要有羚羊角,還有黑參、茯苓、蝎尾、車前子、黃芩、白芍,以及芒硝、大黃。
除風湯方
羚羊角(二錢)黑參(二錢)茯苓(二錢)蝎尾(三分)車前子(二錢)黃芩(一錢)白芍藥(一錢)芒硝(一錢)大黃(一錢)
上為粗末,令勻,以水二盞,煎至一盞,食后去滓溫服。
五風初患不足歌
五風初起屬虛證的,用通明補腎之方,藥物有決明子、人參,還有生地黃、桔梗、車前子、茺蔚子、白芍、細辛,作為引經(jīng)和竄散的藥物,可少量加入大黃。
通明補腎丸方
石決明(一兩)人參(二兩)生地黃(二兩)桔梗(一兩)車前子(一兩)茺蔚子(二兩)白芍藥(一兩)細辛(半兩)大黃(三錢)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桐子大,空心茶清,送下三錢。
黃風有余歌
已成黃風屬實證的,須用通脾瀉胃湯治療,方劑組成有知母、大黃、黃芩、茺蔚子、石膏、梔子、黑參、防風。
通脾瀉胃湯方
知母(一錢)大黃(一錢)黃芩(一錢五分)茺蔚子(一錢)石膏(二錢)梔子(一錢)黑參(一錢)防風(一錢)
上為粗末,以水二盞,煎至一盞,食后去渣溫服。
黃風不足歌
黃風內障發(fā)展為虛證時,應補益脾經(jīng),服用山藥丸。其方劑為:人參、山藥、茯苓、熟地黃、澤瀉、防風,共同制成丸劑。
山藥丸方
人參山藥茯苓生地黃澤瀉防風(各一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