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魏(以上各用童便、酒炒熟)
威靈仙
白附子(童便、酒炒)
當歸
羌活
桃仁(童便、酒炒)
牛膝
北漏蘆
地骨皮
白芍(酒炒。各一兩)
乳香
沒藥(二味用童便、酒炒)
共研末,煉蜜為丸,桐子大。每服三錢,空心溫酒送下。
【方歌】蛜[蟲祁]丸治鶴膝風,芷桂安息魏威靈,白附歸羌桃乳沒,膝漏骨皮芍蜜成。
五積散(見內癰部“腎癰”相關內容)
大防風湯(見股部“附骨疽”相關內容)
萬靈丹
回陽玉龍膏(見“腫瘍門”相關內容)
獨活寄生湯(見本部“膝眼風”相關內容)
下石疽
下石疽生長在膝蓋上方,像石頭一樣堅硬,牽連筋脈引發(fā)疼痛,皮膚顏色和平時一樣,難以破潰也難以收斂。病因是血液瘀滯加上外部寒邪凝結。
【注釋】這種病癥生在膝蓋附近,不管是膝蓋上面還是左右兩側,都有可能出現(xiàn)。質地像石頭一樣堅硬,會牽連筋脈產生疼痛,腫脹得像雞蛋大小,皮膚顏色沒變化,沒有灼熱感,很難消退也很難破潰,即使破潰了也難以愈合,是非常頑固的病癥。由于身體虛弱,寒邪深入侵襲,導致血液瘀滯凝結而形成腫脹破潰。內外治療的方法,都可以參考中石疽的治法。但這種病癥不管是腫脹還是破潰時都很涼,如果能從涼轉為有熱象,出現(xiàn)各種向好的癥狀,才是吉利的征兆;如果仍然出現(xiàn)不好的癥狀,就難以痊愈了。
緩疽
緩疽是因血液瘀滯、外感寒邪凝結而成,在膝蓋上方生出腫硬如饅頭的腫塊,顏色紫暗,破潰遲緩,多有灼熱感,腫脹日久會逐漸腐爛皮膚并引發(fā)疼痛。
【注釋】這種病癥由外感寒邪深入侵襲、血液瘀滯凝結而形成。生于兩膝上方,或生于膝蓋兩旁,腫硬如饅頭,麻木疼痛日漸加重,顏色紫暗,過了很多天也不潰破,病癥情形與下石疽相似,只是多有灼熱感,腫脹日久就會腐爛肌肉、皮膚。初期服用當歸拈痛湯,以宣通濕熱,接著按照中石疽的治法,內服適宜溫補的藥物,外用適宜艾灸療法。體質虛弱嚴重的,用十全大補湯配合治療。
當歸拈痛湯(見股部“腿游風”相關內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