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色帶下總括
帶下病多因勞傷沖脈與任脈,風邪侵入胞宮,血液受邪,隨人體五臟之氣呈現(xiàn)濕熱、濕寒等不同變化,進而依顏色分為五色。青色屬肝,黃色屬脾,白色屬肺,黑色屬腎,赤色屬心。治療需依據(jù)人體五臟情況,并結(jié)合濕邪的變化,遵循補瀉、潤燥、寒熱溫涼等原則。此外,還需仔細分辨帶下之物,究竟是敗血化成,或是瘡膿,還是瘀血、胞宮或膀胱病變導致的白濁、白淫。
【注釋】所謂帶下病,是因為過度勞累損傷了沖脈和任脈,風邪乘虛侵入胞宮,使得血液受到邪氣侵擾。由于人體五臟之氣的不同,會出現(xiàn)濕熱或者濕寒等變化,從而表現(xiàn)出不同顏色的帶下。其中,帶下色青的,與肝臟相關,多是風濕之邪所致;色赤的與心臟相關,多由熱濕之邪引起;色黃的與脾臟相關,多因虛濕導致;色白的與肺臟相關,多為清濕之邪造成;色黑的與腎臟相關,多屬寒濕之邪引發(fā)。在治療時,是采用補法還是瀉法,是用燥濕之藥還是收斂之藥,用藥是偏寒還是偏溫,都要根據(jù)具體的癥狀來進行辨證論治。還需要進一步仔細審察,若帶下之物長期淋瀝不絕,氣味或臭穢或腥臊,這大多是敗血所化,屬于胞宮的病癥。如果帶下之物類似瘡膿,那就并非瘀血所化,而是體內(nèi)癰腫所產(chǎn)生的膿。若帶下像米泔水一樣,同時伴有小便不暢,這是膀胱的白濁?。灰切”阃ɡ?,分泌物從精竅流出,質(zhì)地或如膠般黏膩,那就是胞宮的白淫病。
帶下癥治
因邪氣侵入胞宮致帶下病,宜用吳茱萸湯。若帶下色赤、色黃且濁黏,加黃連、梔子;色青,加防風、梔子。若帶下色白、色黑且清稀,色白用補中益氣湯,色黑用六味地黃湯;色黃且淡,宜用六君子湯或加味歸脾湯。
【注釋】如果帶下病是因為六淫之邪侵入胞宮導致的,適合用吳茱萸湯。如果帶下顏色赤、黃且渾濁黏稠,是熱證。色黃的,在方中加黃連、梔子;色青的,加防風、梔子。如果帶下顏色白、黑且清稀,是虛寒證。色白的,使用補中益氣湯;色黑的,使用六味地黃湯;色黃且淡的,適合用六君子湯,或者加味歸脾湯,根據(jù)不同癥狀分別調(diào)理治療。
吳茱萸湯
補中益氣湯
六味地黃湯
六君子湯
歸脾湯(方俱見首卷匯方)。
加味四物湯
胞宮出現(xiàn)冷痛癥狀,多因寒濕所致,適宜用四物湯,加入川附子、炮姜、官桂。若帶下氣味臭腥,可合用知母、黃柏;若帶下日久且有滑脫現(xiàn)象,需加入升麻、柴胡以升舉陽氣,加入龍骨、牡蠣、赤石脂以固澀止帶。
【注釋】如果出現(xiàn)帶下病并且伴有胞宮部位的冷痛,這是寒濕之邪導致的。適合用四物湯,在此基礎上添加川附子、炮姜、官桂來服用。如果這種情況持續(xù)時間很長,出現(xiàn)了滑脫不禁的癥狀,就要添加升麻、柴胡來提升陽氣,添加龍骨、牡蠣、赤石脂來起到固澀收斂的作用。要是帶下氣味臭穢且腥臊,可合用知母、黃柏。
四物湯(方見前調(diào)經(jīng)門匯方內(nèi))。
清白散
對于濕熱導致的帶下病,可用清白散。該方由四物湯加姜炭、甘草、黃柏、椿皮組成。若帶下色赤,加地榆、荊芥、黃芩;若有濕邪,加蒼術、白術;若帶下滑脫,加龍骨、牡蠣;若病程久,可與四君子湯合用。
【注釋】這里所說的帶下,指的是五色帶下,均由濕熱變化而成,適宜使用清白散治療。清白散的配方是在四物湯的基礎上,加入炮姜炭、甘草、黃柏、椿皮。如果帶下顏色發(fā)紅,就添加地榆、荊芥、黃芩;若體內(nèi)有濕邪,就添加蒼術、白術;要是出現(xiàn)帶下滑脫不禁的情況,就添加龍骨、牡蠣;如果患病時間較長,可與四君子湯一同使用。
四物湯
四君子湯(俱見前調(diào)經(jīng)門匯方內(nèi))。
導水丸
萬安丸
各類帶下病大多由濕邪演化而來,若出現(xiàn)少腹脹痛,且有污水不斷流出的癥狀,屬于濕熱的,適宜用導水丸,該方由牽牛、滑石、黃芩、生軍(生大黃)組成,用于治療熱邪偏盛的情況。屬于濕寒的,適宜用萬安丸,該方由牽牛、胡椒、小茴香、木香組成,用于治療寒邪偏盛的情況。
【注釋】五色的帶下病癥,大多是因濕邪變化所引發(fā)。要是患者出現(xiàn)小腹部脹痛,同時伴有污水持續(xù)不斷流出的現(xiàn)象,假如屬于濕熱類型,適宜采用導水丸。導水丸的藥物組成是牽牛、滑石、黃芩、生軍(生大黃),此方能治療體內(nèi)熱邪過多的病癥。要是屬于濕寒類型,適宜使用萬安丸,萬安丸由牽牛、胡椒、小茴香、木香構(gòu)成,用于治療體內(nèi)寒邪過多的病癥。
威喜丸
固精丸
帶下病有因瘀血化成,或由瘡瘍潰膿流出,以及白濁、白淫等情況,都屬于帶下范疇。針對這些情況,要斟酌判斷其虛實寒熱,合理用藥??蛇x用威喜丸,由黃蠟、茯苓組成;固精丸,由菟絲子、韭菜子、五味子、桑螵蛸、茯苓、龍骨、牡蠣、赤石脂組成。
【注釋】婦女帶下病,有的是由于瘀血逐漸變化而形成,有的是因為瘡瘍部位出現(xiàn)化膿并流出膿液,還有的表現(xiàn)為白濁或者白淫的癥狀,這些都歸屬于帶下病的類別。在治療時,應當根據(jù)具體病情,仔細斟酌判斷是虛癥、實癥,是寒癥還是熱癥,從而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。藥物方面,可采用威喜丸,此藥由黃蠟和茯苓兩味藥組成。還有固精丸,它的藥物組成包括菟絲子、韭菜子、五味子、桑螵蛸、茯苓、龍骨、牡蠣以及赤石脂。
帶下門匯方
清白散
當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