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八碗,煎四碗,作四次,一日服盡。每次燉熱,加香油三茶匙和勻,量病上、下,食前后服之。
如瘡生頂上加白芷。咽內(nèi)加桔梗。胸腹加白芍。肩背加羌活。下部加牛膝。
【方歌】升麻解毒筋骨疼,梅毒纏綿壯服靈,土苓皂刺香油服,按部須加藥引經(jīng)。
歸苓內(nèi)托散
人參木瓜白術(shù)(土炒)金銀花防己天花粉白鮮皮薏苡仁(各一錢)當歸熟地白芍(酒炒)川芎(各一錢)土茯苓(二兩)威靈仙(六分)甘草(五分)
水三鐘,煎二鐘,作二次,隨病上下服之,渣再煎服。下部加牛膝五分。元氣虛者倍加參、歸。毒氣盛者倍金銀花,加蒲公英。外以麥冬五錢去心,薏苡仁五錢,土茯苓一兩,煎湯常服以代茶。
【方歌】歸苓內(nèi)托參木瓜,術(shù)銀四物己天花,土苓鮮薏威靈草,梅瘡體弱服堪夸。
金蟬脫殼酒
醇酒五斤,大蛤蟆一個,土茯苓五兩浸酒內(nèi),瓶口封嚴,重湯煮二炷香時取出。待次日飲之,以醉為度。
無論冬夏,蓋暖出汗為效。余存之酒,次日隨量飲之,酒盡瘡愈。又治結(jié)毒筋骨疼痛,諸藥不效者更妙。服酒七日后,禁見風(fēng)為效,忌口及房欲。
護面散
女人頭發(fā)(煅存性)明雄黃(各三分)
共研細,香油半酒鐘調(diào)勻,滾黃酒沖服,一日三服。
【方歌】護面散醫(yī)梅瘡現(xiàn),預(yù)服毒不攻頭面,香油調(diào)藥黃酒沖,只用雄黃頭發(fā)煅。
翠云散
輕粉(一兩)石膏(煅,一兩)膽礬銅綠(各五錢)
共研極細末,濕瘡干撒,干瘡以公豬膽汁調(diào)濃點之每日三次,斑瘡自退。
【方歌】翠云散去瘡后斑,輕粉石膏共膽礬,銅綠共研濕干撒,豬膽汁調(diào)能潤干。
鵝黃散
輕粉石膏(煅)黃柏(炒。各等分)
共為末,干撒患處,即可生痂;再爛再撒,毒盡即愈。
【方歌】鵝黃散治梅瘡爛,膿穢多疼浸成片,輕粉石膏黃柏研,干撒止疼解毒驗。
護從丸
雄黃川椒(各五錢)杏仁(炒,去皮、尖)
共研末,燒酒打飛羅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白滾水送下。
【方歌】護從丸避梅瘡患,雄黃川椒各五錢,杏仁百粒酒糊入,從人服之毒不傳。
九龍丹(見下部懸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