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會穴在頭頂中央,從面部側面看,正好對著耳尖。
百會疽在頭頂部位結聚,所屬經(jīng)絡為督脈的百會穴,剛開始像粟米大小,逐漸腫大到根部有銅錢般大,嚴重時形狀類似葡萄,堅硬得如同鐵。如果患處高腫、熱象明顯且屬實癥,要清除毒火;若腫勢平坦塌陷、表現(xiàn)陽虛,需用溫補之法。要是腫勢連接耳朵和頸項,伴有痰聲,七天還不潰膿,生命必定難保。
【注釋】這個百會疽又叫玉頂發(fā),生長在頭頂正中央,屬于督脈經(jīng)的百會穴。是由于食用肥甘厚味太過,火毒凝結而形成。剛開始形狀像粟米,逐漸腫大根部像銅錢大,嚴重時類似葡萄,堅硬如鐵,頂部高突、紅腫,灼熱疼痛,瘡根收緊,怕冷且高熱,口渴,喝水后馬上又覺得口干,口苦、嘴唇干裂,大便秘結、煩躁不安,脈象洪數(shù)的,這屬于氣實。適宜服用黃連消毒飲,來清除毒火,外部敷用沖和膏。如果腫勢散漫、平坦塌陷,顏色紫暗、堅硬,脹痛且根腳擴散,怕冷、腹瀉,脈象細數(shù)的,這屬于陽虛,適宜服用十全大補湯,用來溫補,外部敷用回陽玉龍膏。如果面色發(fā)紅、過于煩躁,口干但不口渴,嘴唇滋潤的,這屬于陽虛虛火上浮,適宜服用桂附地黃丸,引火歸元,再用生附子餅,放置在兩腳心的涌泉穴,各艾灸五壯,來宣泄毒邪。剛開始發(fā)病時貼琥珀膏,已經(jīng)破潰的撒黃靈藥,用太乙膏覆蓋貼上;腐肉脫盡后,再換用生肌的藥物治療。如果腫勢連接耳朵和頸項,痰聲像拉鋸一樣,七天沒有膿液且不潰破,出現(xiàn)神昏的,性命必定難保!
黃連消毒飲
蘇木(二分)甘草(三分)陳皮(二分)桔梗(五分)黃芩(五分)黃柏(五分)人參(三分)藁本(五分)防己(五分)防風(四分)知母(四分)羌活(一分)獨活(四分)連翹(四分)黃連(一錢)生地黃(四分)黃芪(二錢)澤瀉(二分)當歸尾(四分)
用水煎煮,飯后間隔一段時間,趁溫熱服用。
【方歌】黃連消毒清毒火,諸般火證服最良,蘇木甘草陳皮桔,芩柏人參藁二防,知母羌活獨活等,連翹黃連生地黃,黃芪澤瀉當歸尾,服后最忌飲寒涼。
沖和膏、四陽玉龍膏(俱見“腫瘍門”相關內(nèi)容)。
生肌散、十全大補湯、黃靈藥、太乙膏(俱見“潰瘍門”相關內(nèi)容)。
桂附地黃丸、附子餅(見前“灸法”相關內(nèi)容)。
琥珀膏(見后“發(fā)際瘡”相關內(nèi)容)。
透腦疽生長在百會穴與前囟會穴前方,侵腦疽生長在透腦疽前方側面偏下的五處穴處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