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洗具有蕩滌的功效。通過洗滌能使氣血自然舒暢,瘡毒更容易破潰腐壞,而不會出現(xiàn)壅滯的情況。
大凡腫在四肢的,適宜用溻漬法;腫在腰腹、脊背的,采用淋洗法;腫在下部的,則進行洗浴法。都要用布帛或者棉花蘸取藥液來清洗,溫度稍低了就及時更換。癥狀輕的每天洗一次,癥狀重的需日夜各洗一次,每日堅持清洗,不可間斷。在清洗時,冬天要燒旺火以驅(qū)趕寒氣,夏天要打開明窗但注意避風。如果不注意這些,輕的會影響瘡口愈合,重的可能會使病情惡化,轉(zhuǎn)變?yōu)榧冴幹Y。用于清洗的藥物并不單一,比如剛開始腫起以及即將破潰的,都用蔥歸溻腫湯燙洗。若是陰證不能起發(fā)的,都采用艾茸湯敷法。如果是破潰之后,都用豬蹄湯燙洗。使用豬蹄湯,是借助豬蹄助長血肉的作用來驅(qū)逐腐肉。這種洗滌的方法,是瘍科極為重要的治法。
蔥歸溻腫湯
此湯用于治療癰疽瘡瘍,在剛開始腫起以及即將破潰的階段,使用該湯進行清洗,以瘡內(nèi)產(chǎn)生熱癢感為適宜程度。
獨活(三錢)白芷(三錢)蔥頭(七個)當歸(三錢)甘草(三錢)
將以上五味藥,加入三大碗水,煎至湯汁醇厚,濾去藥渣。用絹帛蘸取湯汁趁熱清洗,若溫度變溫就及時更換。
【方歌】蔥歸溻腫洗諸毒,初起將潰用之宜,洗至熱癢斯為度,獨芷蔥歸甘草俱。
艾茸敷法
這種藥膏用于治療陰瘡,若瘡面呈現(xiàn)黑陷且沒有痛感,使用它效果良好。因為有痛感意味著生機尚存,毫無痛感且流出紫血的情況則預(yù)示著病情嚴重。當然,使用此藥膏時,必須同時內(nèi)服大補回陽的藥劑來輔助治療。
硫黃(五錢)雄黃(五錢)艾茸(一斤)
把硫黃、雄黃這兩味藥研成粉末,與艾草一同放入水中煎煮半天,水快干時,取出艾草,搗爛后趁溫熱敷在患處。再次煎煮剩余藥物,重復熱敷,以十余次為好。
【方歌】艾茸敷法治陰瘡,黑陷不痛用之良,石硫雄黃同艾煮,搗成膏敷定能康。
豬蹄湯
此湯主治癰疽等各種毒瘡已流膿的情況,熬制好后用來清洗患處,能助長肌肉之氣,起到消腫散風、脫除腐肉、緩解疼痛的作用,還可去除惡肉,使壞死的肌肉恢復生機,滋潤瘡口。若腐肉已完全清除,就無需使用此湯,應(yīng)當用淘米水趁熱清洗,讓瘡口保持潔凈。但不可過度清洗,過度清洗會導致皮膚受水濕之傷,出現(xiàn)破爛,不利于肌肉生長和瘡口愈合。
黃芩甘草當歸赤芍白芷蜂房羌活(各等分)
將以上七味藥共同研磨成粗末,根據(jù)病癥的輕重大小,確定用藥量。首先取一只豮豬前蹄,加入六碗水,煮至豬蹄軟爛,將湯汁過濾澄清,撇去湯汁表面的油花,接著把一兩粗藥末投入湯汁中;再用小火煎煮十幾滾,濾去藥渣,等湯汁稍溫時,拿一個方盤,靠近身體放在瘡口下方放穩(wěn),隨即用軟絹蘸取湯汁淋洗瘡面,包括瘡口內(nèi)部,輕輕按壓盡量排出里面的膿液,這樣腐壞的舊膿就能隨湯汁流出,以排凈為標準;然后把軟帛折疊七八層,蘸取湯汁但不要太干,覆蓋在瘡面上,雙手輕輕按壓一會兒,帛變溫后再更換,如此反復按壓四五次,能夠使血氣流通,起到解毒、止痛、化瘀的作用。清洗完畢后,用絹帛吸干水分,隨即按照病癥選用合適的藥物貼上。
【方歌】豬蹄湯治癰疽毒,已潰流膿用此方,消腫散風能止痛,芩甘歸芍芷蜂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