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摔土磚、烤土磚忙了好幾天,總算沒白費,這些土磚終于派上了用場。
一個時辰前,他還帶著一伙半拉老頭,興沖沖準備給各家石頭屋砌火炕,結(jié)果被周言郎攔了下來。
當時一聽周言郎說“不砌火炕了”,他差點憋出一口老血,還以為自己這幾天的辛苦全白費了。
現(xiàn)在周六趾手下的兵,比誰都多,可不止十多個半拉老頭,十二歲以下的半拉少年和三歲以上的小娃兒,都成了他的手下。
“都輕一點,輕一點搬啦!知道這些土磚費了多少勁不?。。。。。?!?/p>
周六趾一路小跑帶冒煙,搬磚的小娃兒們時不時都會被他兇上兩句。
緊靠山泉池西側(cè)的大房間,煙道砌好了,圍著東西石頭墻和背山體,壘砌一圈灶臺。
灶房內(nèi),東西兩面墻各整齊砌筑了三個灶臺,緊靠山體的北墻則一字排開十二個灶臺,十八口灶臺錯落分布,氣勢十足。
東北和西北兩個墻角,周言郎計劃各搭建兩個大型過濾池,采用木板拼接的方式打造,既簡便又實用。
“呵呵,我還說讓大寶大舅媽和小舅媽專職做過濾工作,你這樣設計都不用專人過濾了。”
林奕可站在大灶房里,笑的有點勉強,心里也很不得勁兒。
“這才哪到哪啊!
等幾個公子哥來參觀完,咱們煮海鹽的流程后。
我下一步就計劃引入自來水系統(tǒng)!
到時候把這幾個過濾池都抬高半米,用打通的竹子做輸水管道,一端接在過濾池,另一端延伸到各個灶臺旁,裝上簡易的木塞式水龍頭,這樣打開木塞就能出水,直接實現(xiàn)半自動化操作?!?/p>
周言郎忍不住嘚瑟一通,明明白白給房間里幾個半拉老頭,普及了什么叫投機取巧,怎么安排大家伙兒吃空餉,嚇的湯村長一腦門子冷汗直流。
周言郎見幾個老頭都被他說冒汗了,清清嗓子給他們吃了顆定心丸。
“你們盡管放心吧!我都能給大家伙兒整的明明白白的。
你們可別小瞧著咱們只有四個灶間,統(tǒng)共72個口土灶,咱們論產(chǎn)鹽量,絕對抵得上江南的中型鹽場!
只要咱們海邊煮出的原鹽濃度高,運到這四個灶間再加工,24小時連軸轉(zhuǎn),一天就能產(chǎn)出上萬斤粗鹽。
給大家伙兒都安排一個職位,都領上一份工錢,咱對的起天地良心,咱也不算糊弄梁王府少爺。。。。。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