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問,如同一把利劍,直指種族歧視的核心。
法官被問得一時語塞,只能強詞奪理地說:“這是法律!”
曼德拉聽后,攤開雙手,一臉無奈地說:“法律?您桌上那本法典封皮還是牛皮的呢,您咋不抗議?”
這幽默而又犀利的反駁,引得旁聽席哄堂大笑,也讓法官陷入了尷尬的境地。
最離譜的是,某次開庭前,白人法警一臉傲慢地要求曼德拉“摘下傳統(tǒng)項圈”。
在黑人文化中,傳統(tǒng)項圈有著特殊的意義,它代表著身份和尊嚴(yán)。
曼德拉眼珠一轉(zhuǎn),一本正經(jīng)地掏出一串鑰匙,說:“這是我家祖?zhèn)鞣辣I器,您要沒收?”
法警被他的回答弄得一頭霧水,只能無奈地作罷。
曼德拉用他的智慧和幽默,在法庭上與種族歧視者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“魔法對轟”,讓那些高高在上的白人法官和法警們顏面盡失。
地下工作者的“007式烏龍”
20世紀(jì)60年代,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愈演愈烈,曼德拉深知,僅靠和平抗議已經(jīng)無法改變現(xiàn)狀,于是他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了地下武裝斗爭中。
1961年,他化名“大衛(wèi)·莫特薩馬伊”,代號“黑色紫羅蘭”(blackpimpernel),開始了充滿驚險與刺激的地下工作。
某次,他喬裝成送奶工,開著裝滿炸藥的卡車去炸政府大樓。
一路上,他的心情既緊張又興奮,仿佛即將完成一項偉大的使命。
然而,半路卻被警察攔了下來。
警察一臉嚴(yán)肅地說:“你這車超載了!”
曼德拉心中一驚,但很快便鎮(zhèn)定下來,急中生智地回答:“這是新型高鈣牛奶,密度大!”
警察半信半疑,竟然嘗了一口,皺著眉頭說:“怎么有火藥味?”
曼德拉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:“補鐵!”
警察被他的話逗得哭笑不得,最終還是放他走了。
這次驚險的經(jīng)歷,就像一部好萊塢大片,充滿了戲劇性和幽默感。
另一次,他假扮成廚師混入白人宴會,準(zhǔn)備尋找機會開展行動。
然而,他從來沒有下過廚,面對眼前的一堆食材和廚具,他只能硬著頭皮上。
當(dāng)賓客們品嘗他煎的牛排時,紛紛皺眉,有人抱怨道:“這肉怎么像皮鞋?”
曼德拉卻淡定自若地說:“這是非洲特色,叫‘自由的味道’?!?/p>
這句幽默的回答,不僅化解了尷尬的局面,也讓人們看到了他樂觀豁達的心態(tà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