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原“熊孩子”的逆襲——論如何用羊奶壺砸出個巴特爾
“騎羊作戰(zhàn)”的社死現(xiàn)場。
在那廣袤無垠、綠草如茵的哈薩克草原上,陽光溫柔地灑在大地上,微風(fēng)輕拂,帶來陣陣青草的芬芳。
在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上,年僅7歲的拉英別克就像一顆調(diào)皮的小火星,隨時都能點燃一場意想不到的“熱鬧”。
拉英別克從小就對草原上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欲,別的孩子還在乖乖地跟著大人放牧?xí)r,他已經(jīng)開始了自己的“冒險之旅”。
有一天,他看到牧羊犬對著羊群威風(fēng)凜凜地叫著,心中頓時涌起一股挑戰(zhàn)的沖動。
他瞅準(zhǔn)了一只體型較大的公山羊,費了好大的勁才爬到了羊背上。
公山羊哪能容忍這個“小不點”在自己背上撒野,立刻開始左蹦右跳,試圖把拉英別克甩下去。
拉英別克緊緊地抓住羊角,嘴里還不停地喊著:“沖??!沖?。 ?/p>
可這公山羊根本不聽他的指揮,徑直朝著不遠(yuǎn)處的狼群沖了過去。
拉英別克這才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,心里害怕極了。
狼群看到送上門來的“美食”,立刻圍了過來,它們張牙舞爪,發(fā)出低沉的吼聲,口水都流了一地。
就在拉英別克感到絕望的時候,他突然看到了阿帕(奶奶)用來煮羊奶的銅壺。
他顧不上多想,一把抄起銅壺,用力地敲打離自己最近的一只狼頭。
那“哐哐”的聲音在寂靜的草原上格外響亮,仿佛是一場重金屬搖滾音樂會。
狼群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,愣了一下神。
拉英別克趁機又敲了幾下,狼群終于被這奇怪的“音樂”嚇退了,紛紛轉(zhuǎn)身逃竄。
部落的長老們聽到動靜趕來,看到這一幕都笑得前仰后合,馬奶酒都從嘴角噴了出來。
一位長老捂著肚子說:“這孩子打架自帶bGm,將來必是拆遷隊的好材料!”
從那以后,拉英別克“騎羊戰(zhàn)神”的名號就在部落里傳開了,不過這個“戰(zhàn)神”更多的是帶著幾分調(diào)侃和戲謔。
“狼牙棒”引發(fā)的家族慘案。
時光飛逝,拉英別克長到了12歲。
這孩子還是那么調(diào)皮搗蛋,對什么都充滿了好奇,尤其是對爺爺?shù)哪歉茄腊簟?/p>
那根狼牙棒是爺爺年輕時打仗用的,上面布滿了尖刺,看起來威風(fēng)凜凜。
拉英別克總是纏著爺爺讓他摸摸狼牙棒,可爺爺每次都嚴(yán)肅地拒絕了他,說這狼牙棒太危險,不是小孩子能玩的。
有一天,爺爺外出放牧,拉英別克終于找到了機會。
他偷偷地溜進(jìn)爺爺?shù)膸づ?,拿走了那根夢寐以求的狼牙棒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