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氣勢,仿佛自己是一位無所不能的藝術(shù)魔法師。
在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他盡情地發(fā)揮著自己的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。
當畫到殖民時期時,他故意把西班牙征服者畫成斗雞眼,那滑稽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。
他還偷偷在盔甲上寫上“此面向敵”,仿佛在給敵人一個無聲的嘲諷。
官員們看到他的畫后,質(zhì)問他為什么要這樣畫。
里維拉卻理直氣壯地說:“這是歷史唯物主義濾鏡!我要讓后人看到歷史的真實面貌!”
官員們聽了,雖然哭笑不得,但也拿他沒辦法。
洛克菲勒中心“壁畫碰瓷”
1933年,里維拉接到了為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畫《十字路口的人》的任務(wù)。
這可是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絕佳機會,可里維拉卻動起了“小心思”。
他暗戳戳地在畫作的角落加了列寧頭像,想要借此表達自己對社會主義的支持。
當金主爸爸看到這幅畫時,頓時火冒三丈,質(zhì)問他為什么要畫這個。
里維拉卻瞪大眼睛,裝傻充愣地說:“這是墨西哥版圣誕老人?。∧憧此@慈祥的笑容,多像圣誕老人給孩子們送禮物?。 ?/p>
金主爸爸被他的話氣得差點背過氣去,當場解雇了他。
可里維拉卻不以為然,他連夜在墨西哥城復(fù)刻了這幅壁畫,還特意標注:“原裝正版,絕無刪減!”
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“藝術(shù)堅持”。
五、婚姻生活喜劇專場
婚禮上的“藝術(shù)宣言”
1929年,里維拉與同樣才華橫溢的藝術(shù)家弗里達·卡羅結(jié)婚了。
婚禮上,本應(yīng)是一場浪漫而莊重的儀式,可里維拉卻鬧出了一場笑話。
他穿著沾滿顏料的工裝褲,站在神父面前宣誓:“我發(fā)誓永遠愛藝術(shù)……哦不,愛弗里達!”
那慌亂改口的樣子,引得賓客們哄堂大笑。
然而,蜜月還沒過完,里維拉就按捺不住自己對藝術(shù)的熱愛,跑去給女粉絲畫肖像。
弗里達得知后,氣得舉著畫筆就追殺了他三條街。
里維拉一邊跑一邊喊:“親愛的,我這是為了藝術(shù)交流啊!”
可弗里達才不管這些,她只想好好教訓(xùn)一下這個“花心大蘿卜”。
開放式婚姻的“翻車日常”
里維拉和弗里達的婚姻是開放式的,兩人都有各自的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