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句標準的中文問候,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十分驚訝。
事后,薩蘇解釋道:“這是1964年第一次訪華學的,當年周總理夸我發(fā)音標準!”
原來,早在1964年,薩蘇第一次訪問中國時,就對中國的文化和語言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。
他努力學習中文,并得到了周總理的夸獎。
這一句“同志們好!”,不僅是他對那段美好回憶的懷念,也是他對中剛兩國友誼的珍視。
治國界的“魔幻大師”與奇葩政策。
在治國理政方面,薩蘇同樣展現(xiàn)出了他“魔幻大師”的一面,推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奇葩政策。
他吹噓黑角至韋索公路是“人類工程奇跡”,聲稱:“1300公里沒挖隧道就穿越熱帶雨林!”
這一說法讓外界對這條公路充滿了期待。
然而,當工程師們透露真相時,人們才發(fā)現(xiàn)其中的貓膩。
原來,因為總統(tǒng)要求省錢,工程師們只能全程走S型繞開山脈,這才避免了挖隧道的巨大成本。
這條公路雖然最終建成了,但它的曲折程度卻成為了人們調侃的對象。
為了對抗通脹,薩蘇想出了一個“絕妙”的辦法——推出“鱷魚幣”替代零錢。
他宣稱:“鱷魚壽命長,象征貨幣穩(wěn)定!”
這一政策一經(jīng)推出,立刻引起了市場的混亂。
菜市場的大媽們紛紛拒收“鱷魚幣”,抱怨道:“這玩意兒咬人比找零還疼!”
原來,“鱷魚幣”的材質和形狀都十分奇特,很容易讓人聯(lián)想到鱷魚,從而產(chǎn)生恐懼心理。
這一奇葩政策,不僅沒有解決通脹問題,反而給民眾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不便。
2016年連任后,薩蘇為了打擊腐敗,又想出了一個“反腐奇招”。
他要求官員公開財產(chǎn)時必須附上童年照片,并解釋道:“看看你們小時候多窮,現(xiàn)在貪這么多良心不痛嗎?”
這一要求讓部長們陷入了恐慌,他們紛紛連夜p圖,試圖掩蓋自己的腐敗行為。
然而,這一政策并沒有起到實質性的反腐作用,反而成為了一場鬧劇。
生活界的“梗王制造機”與趣事逸聞。
在生活中,薩蘇更是一位“梗王制造機”,他的言行舉止總是能引發(fā)人們的笑聲和討論。
2024年,薩蘇接受中國記者采訪時,又爆出了一句凡爾賽式的感慨:“我第一次來北京時,你父親還沒出生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