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絕的是與理發(fā)行業(yè)的聯(lián)動——改宗者可在指定店鋪享受免費剃須服務,但前提是必須背誦十二伊瑪目的名字。
這導致波斯全國的理發(fā)師突然都成為了神學專家,街頭巷尾回蕩著"阿里·吾里·阿敏"的背誦聲。
這種強制與誘惑并行的推廣策略,取得了驚人的效果。
十年間,波斯境內什葉派信徒比例從15%飆升至85%。
但副作用同樣顯著:某地總督為完成指標,竟將監(jiān)獄里的死刑犯集體改宗,第二天就送上絞刑架以"保證信仰純度"。
這種荒誕現(xiàn)象,讓伊斯梅爾不得不調整政策,引入"信仰忠誠度回訪制度"。
五、查爾迪蘭的"戰(zhàn)術迷惑秀"
1514年的查爾迪蘭戰(zhàn)役,堪稱伊斯梅爾軍事生涯中最富爭議的篇章。
面對奧斯曼帝國的火槍部隊,這位向來不按常理出牌的君主,設計了一套令人瞠目結舌的戰(zhàn)術體系。
戰(zhàn)斗伊始,三萬紅頭軍突然集體跳起蘇菲旋轉舞。
這種充滿神秘主義的宗教儀式,確實在最初階段擾亂了敵軍視線。
但當伊斯梅爾下令發(fā)射涂滿辣椒粉的箭矢時,命運之神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——突變的季風將辣椒煙霧吹回己方陣營。
波斯軍隊在涕淚交加中,成為了奧斯曼火槍手的活靶子。
這場慘敗讓伊斯梅爾痛定思痛,卻也激發(fā)了他更瘋狂的創(chuàng)意。
戰(zhàn)后,他在阿爾達比勒設立了"24小時禱告熱線",聲稱真主會親自接聽VIp信徒的來電。
這個古代版云服務系統(tǒng),消耗了帝國三分之一的通訊預算。
有將軍抱怨:"陛下,我們的軍費都變成長途話費了!"
伊斯梅爾卻回答:"信仰需要全天候服務,就像沙漠需要綠洲。"
六、后宮的"人口戰(zhàn)略工程"
在治理國家的同時,伊斯梅爾將婚姻政策提升到了戰(zhàn)略高度。
官方史書記載他擁有61位妻子,但民間傳說這個數(shù)字超過百人。
他的后宮堪稱一座活生生的人類學博物館,匯聚了波斯、高加索、中亞各地的美女,甚至包括幾位改宗的基督教修女。
為提高生育效率,伊斯梅爾創(chuàng)立了"生育積分制":每位王妃每生一個孩子,可獲得一匹波斯地毯作為獎勵。
這個制度催生了驚人的生育競賽,某位來自格魯吉亞的王妃在十年間生下十四個孩子,獲得的獎勵足夠鋪滿整個宮殿走廊。
考古學家在大不里士遺址中發(fā)現(xiàn)的豪華地毯群,見證了這場特殊的"人口競賽"。
管理如此龐大的后宮,需要同樣復雜的系統(tǒ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