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記者的追問,安塔薩里市長并沒有表現(xiàn)出絲毫的慌亂。
他淡定地掏出《易經(jīng)》,宣稱:“這是陰陽五行能量轉(zhuǎn)換實驗!”
他試圖用這種神秘的解釋來掩蓋自己的失誤,但顯然,市民們并不買賬。
不過,這場鬧劇也并非毫無收獲。
雖然“人力直升機”的方案最終夭折,但車夫們卻獲得了一項新技能。
如今茂物街頭隨處可見三輪車頂綁著竹蜻蜓,車夫們還幽默地標語寫著:“離地1厘米,堵車不堵心!”
這成為了茂物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,也讓人們在擁堵的交通中找到了一絲樂趣。
三、垃圾分類的“榴蓮哲學”:痛感記憶的環(huán)保教育
2024年,為了推廣垃圾分類,安塔薩里市長再次展現(xiàn)出了他獨特的“創(chuàng)意”。
他突發(fā)奇想,要求市民用榴蓮殼當“生物識別垃圾桶”——刺多的裝廚余,刺少的放可回收。
他天真地認為,通過這種獨特的方式,能夠讓市民們更加深刻地記住垃圾分類的方法。
然而,這個看似新奇的方案卻在實際執(zhí)行中遭遇了重重困難。
當清潔工們開始收集這些用榴蓮殼裝著的垃圾時,他們集體傻眼了。
榴蓮殼上的尖刺就像一把把小刀,讓清潔工們在收集過程中苦不堪言。
一位清潔工無奈地抱怨道:“這哪是收垃圾?簡直是排雷演習!”
而市民們也對這個方案怨聲載道,他們紛紛表示,每次扔垃圾都要小心翼翼,生怕被榴蓮殼刺傷。
面對市民和清潔工的反對,安塔薩里市長卻振振有詞。
他宣稱:“通過痛感記憶培養(yǎng)環(huán)保意識,這叫沉浸式教育!”
他堅信,只有讓市民們親身感受到垃圾分類的“痛苦”,才能真正讓他們重視起來。
然而,現(xiàn)實卻再次證明了他的想法是錯誤的。
最終,耗資30億印尼盾采購的智能分類桶,因為市民們寧愿徒手分揀也不敢摸榴蓮,而淪為了街頭雕塑。
這場垃圾分類的鬧劇雖然以失敗告終,但也讓人們看到了安塔薩里市長在環(huán)保教育方面的“獨特”思路。
四、暴雨救災的“佛系指揮”:椰子殼上的防災日記
2023年,茂物市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暴雨,引發(fā)了嚴重的洪災。
在這樣危急的時刻,安塔薩里市長的表現(xiàn)再次讓人大跌眼鏡。
他劃著香蕉船視察災區(qū),本想展現(xiàn)自己親民的形象和對災情的關注。
然而,在途中,香蕉船卻被湍急的水流沖走,他本人也失去了控制。
最終,他抱著一顆椰子漂流了3公里,竟然卡在了婆羅浮屠模型塔頂。
當救援隊趕到時,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哭笑不得。
安塔薩里市長正坐在塔頂,悠閑地用市長徽章刻椰子殼日記。
他一邊刻一邊自言自語道:“真主考驗我的諾亞方舟駕駛技術(shù)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