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番言論,更是讓記者們笑得前仰后合。
除了“烏龍魔術(shù)”,維拉還因為球衣命名鬧出了一場災(zāi)難。
由于他的全名長達18個音節(jié),在某次比賽中,俱樂部為了節(jié)省球衣印字的成本,直接將他的名字印成了“卡·維”。
這一簡單的縮寫,卻引發(fā)了一場軒然大波。
球迷們看到球衣上的名字,紛紛誤認成新援卡維拉,一時間,官網(wǎng)涌入了上萬人的請愿,要求給這位“新人”上場機會。
俱樂部管理層看著這混亂的局面,也是哭笑不得。
而在2010年世界杯預(yù)選賽上,維拉更是展現(xiàn)了他獨特的“點球心理學”。
他獨創(chuàng)了一種“假動作撲救”的方法,在對方射門前,他突然在球門前跳起了鋼管舞,那滑稽的動作和夸張的表情,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忍俊不禁。
埃及前鋒被他的這一舉動嚇得不知所措,竟然把球踢飛到了觀眾席。
裁判見狀,立刻掏出黃牌警告他:“禁止使用魔法攻擊!”
這一場景,成為了那場比賽最經(jīng)典的瞬間,也讓維拉的名字傳遍了整個足球界。
三、國際友誼賽“反向帶貨”
2014年,卡洛斯·維拉迎來了與中國隊的一場熱身賽。
這場比賽,他再次成為了全場的焦點,貢獻了多個史詩級的名場面。
比賽進行到第35分鐘,中國隊的郜林獲得了一次絕佳的射門機會,他一腳爆射,球如炮彈般朝著球門飛去。
維拉見狀,毫不猶豫地用臉擋住了這一記射門。
瞬間,他的鼻血染紅了球衣,但他卻依然堅持比賽,那堅定的眼神和頑強的精神,讓央視解說員誤贊道:“這鐵血精神,令人敬佩!”
然而,事實的真相卻讓人哭笑不得,原來是隊醫(yī)忘帶了止血棉,維拉只能強忍著疼痛繼續(xù)比賽。
比賽接近尾聲,第88分鐘時,場上再次發(fā)生了戲劇性的一幕。
安哥拉隊獲得了一次球權(quán),維拉為了防止中國隊反擊,沖出禁區(qū)進行頭球解圍。
然而,就在他落地的一瞬間,褲帶突然崩斷,他不得不拎著褲子追球三十米。
這一滑稽的場景,被現(xiàn)場的觀眾和電視機前的球迷們看得清清楚楚。
而這一事件,也意外地讓安踏體育股價暴漲。
網(wǎng)友們紛紛調(diào)侃道:“這帶貨能力比梅西還強!”
維拉就這樣,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,在國際友誼賽上留下了屬于自己的獨特印記。
四、退役后的“碰瓷式創(chuàng)業(yè)”
退役后的卡洛斯·維拉并沒有遠離人們的視線,他憑借著自己的“喜劇天賦”,開啟了一段“碰瓷式創(chuàng)業(yè)”的傳奇之旅。
他成立了自己的運動品牌“cocoGloves”,這款手套的設(shè)計獨具匠心,掌心鑲有椰子殼紋路,廣告詞更是霸氣十足:“比維拉的臉皮更抗造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