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此同時。
師范學校的大門口附近,有一輛黑色小轎車,停在了一棵桂樹下。
開車的,是索尼公司的翻譯官,豬木太郎。坐在車后排的,是竹下申之部長和井山憐課長。
他們仨在昨天中午,已經來過一次了。
但是,保衛(wèi)科的張科長明確回答豬木太郎,說是那位李永恒同學,此時人還在京城呢,還沒回到七星市。
至于什么時候才返回學校,有可能是明天吧?
畢竟去了好幾天了,也該回來了。
這不,第二天是國慶節(jié)。一大早的,哥仨又駕車來到師范學校,擺出了守株待兔的架勢,非要把李永恒等到不可!
不等是不行的呀!
面對著一臺價值千萬美元的超級照相機,索尼公司想要全面模仿、生產的話,勢必要把機子拆解到每一顆零部件的程度。
但拆解的第一關是最難的!
怎么把后蓋和主機部分拆開、而不會造成任何破損呢?
整個株式會社上下,沒有一個人,有過類似的拆解經驗啊。
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江湖了,知道機子做得越輕薄,內部的零部件啊、芯片啊什么的,就越容易損壞。
從外部稍微施加一點兒壓力的話,搞不好就會把內部的某個重要的部件給弄壞!
他們哥幾個,此時是懷著百分之一的希望,做著百分百的期待。
用最笨的辦法,等待李永恒同學的出現(xiàn)。
甚至也做好了支付高昂維修費的心理準備,只要李永恒同學真的會拆解,哪怕是給華夏小屁孩支付100萬美元也能接受!
師范學校的大門,今天是敞開著的。
時不時的,有三三兩兩的學生,說說笑笑地走出了學校大門,不約而同的朝公園方向去了。
因為那邊才有公交車站。同學們要趁著節(jié)日放假了,坐車到市內去玩耍、購物、吃一頓好的。
黃筱瑩和同學們一樣,一大早就起床了。但她不是去公園那邊坐車,而是要到學校的大門口,等待父母和弟弟的到來。
魚峰市和七星市之間的交通工具,當時只有長途大巴和綠皮火車可供選擇。
1987年的此時,還沒有高鐵和動車,普通老百姓還買不起小轎車代步。
根據父母寫信的內容,家人們會乘坐最早的大巴車,也就是清晨5點半的那一趟,估計在上午的9點鐘之前,會到達七星市的汽車總站。
家人們再乘坐七星市內的公交車,趕到師范學校,跟寶貝女兒匯合,去七星市的各個著名旅游景區(qū)游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