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城核心,元首府議事廳。巨大的海圖懸掛在墻壁上,上面清晰地標注著華胥現(xiàn)有的七州疆域——墨城所在的婆羅洲核心區(qū)、琉球群島的鏈州、盤州、云崖州,以及爪哇島上的南、中、北三洲。而此刻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爪哇以東、那片用淺色虛線勾勒出的、星羅棋布的萬千島嶼上。
東方墨坐于主位,神色平靜,指尖無意識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輕輕敲擊。青鸞坐在他身側,一身利落的深色常服,目光銳利地掃視著海圖上的那片區(qū)域。李恪、玄影、莫文,以及負責商貿、格物、內政的幾位核心官員分列兩側。氣氛凝重而審慎。
李恪率先開口,作為總攬行政的丞相,他的考量最為務實:“元首,諸位。東南諸島部落主動來朝,其心可嘉。若接納其歸附,其地盛產的丁香、豆蔻等香料,品質極佳,遠超我們目前掌握的其他來源。還有他們提及的金礦、珍珠,皆是重要資源。納入版圖,可極大豐富我華胥物產,增強貿易優(yōu)勢。此乃利之一。”
他話鋒一轉,眉頭微蹙:“然,弊亦明顯。諸島分散,距離遙遠,航道復雜。若設州立縣,派遣官吏,駐守軍隊,所需行政成本、后勤補給將是巨大負擔。且各部語言、習俗迥異,治理難度極大,恐會分散我們建設核心七州的精力。此為弊之一。”
玄影的聲音如同他本人一樣,帶著陰影的冷冽:“從墨羽掌握的情報看,這些部落所言非虛。他們彼此之間征戰(zhàn)不斷,獵頭、血親復仇等習俗盛行。更西面,確有來自蘇門答臘室利佛逝等勢力的商隊兼掠奴船活動。若我華胥貿然接納,等同于將他們的仇怨與外部威脅,一并承接過來。我們是否需要為這些化外之地,卷入無休止的部落沖突與潛在的區(qū)域爭端?此為弊之二。”
青鸞微微頷首,接過話頭,她的視角更側重于軍事與安全:“玄影所言甚是。我們的‘驚瀾’艦隊雖強,但主力需拱衛(wèi)核心海域,震懾大唐與倭國。若在東南群島廣設據(jù)點,派駐分艦隊,兵力勢必分散。而且,我們對其海域的水文、氣候、潛在敵人皆不熟悉,遠征補給線漫長,一旦有事,反應不及,易成孤軍。此為弊之三。”她頓了頓,看向東方墨,“但反過來說,若能以較小代價,在這些島嶼建立前沿哨點或友好港口,亦可拓展我海疆防御縱深,并監(jiān)視更廣闊海域的動向。關鍵在于,以何種形式。”
負責格物院的官員則從另一個角度提出看法:“元首,諸位大人。這些島嶼地處特殊,物產與植被與我等已知地域大有不同。據(jù)歸化的爪哇學者提及,有些島嶼上的植物、礦物或許蘊藏著我們尚未知曉的特性。若能在當?shù)亟⒎€(wěn)定的考察點,對我格物院研究萬物之理,或大有裨益。此或為潛在之利。”
莫文(恰好有事來墨城)沉吟片刻,作為大陸墨羽總負責人,他更關注戰(zhàn)略平衡:“還需考慮大唐的反應。我華胥立國海外,雖與大唐有‘超然默契’,但若勢力過快擴張,難免會引發(fā)長安猜忌。目前帝后矛盾雖在,但對外問題上,他們態(tài)度難料。步子太大,恐生變數(shù)。”
各方意見紛呈,利弊交織。主張接納者,看重資源與長遠影響力;主張謹慎者,憂慮成本、風險與戰(zhàn)略平衡。議事廳內一時陷入沉默,所有人的目光最終都投向了始終未發(fā)一言的東方墨,等待著他的決斷。這不僅僅關乎是否接納幾個部落,更關乎華胥未來是選擇深耕既有疆域,還是開啟新一輪的海洋擴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