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風自遼闊的海面奔涌而來,裹挾著深海特有的濕潤咸腥氣息,穿過觀星閣洞開的巨幅軒窗,將東方墨身前的玄色袍服拂動出細微的漣漪。他靜立于那面覆蓋了整堵主墻的巨幅東亞輿圖前,身形挺拔如孤峰峙岳,然而那雙深邃若星海的眸子,卻早已穿透了圖上精細描繪的山川城郭、海路疆域,投向了萬里之外,那座沉浸于權(quán)力傾軋與血色宮闈中的長安皇城。
他的指間,正無意識地摩挲著一枚玄色墨玉。玉質(zhì)溫潤,色澤深沉如子夜,唯有在窗外透入的天光偶爾掃過時,其內(nèi)里才會流轉(zhuǎn)過一絲極淡、卻靈動異常的幽光,仿佛封印著一縷具有生命的暗影。
悄無聲息地,一名身著墨色勁裝的親衛(wèi)步入閣內(nèi),恭敬地呈上一封以特殊火漆密封的信函。那火漆印記極為細微,正是一枚展翅墨羽的形狀——這是莫文從中原發(fā)出的最高等級急報。
東方墨神色未動,只微微抬手接過。指尖輕劃,堅韌的桑皮紙應聲而開。他的目光沉靜地掃過紙上的字跡:狄仁杰擢升度支郎中,掌控財權(quán);術(shù)士明崇儼身死,疑點重重;太子李賢以謀逆罪被廢為庶人,流放巴州;上官婉兒因密報事泄,受黥面之刑,重貶掖庭……
一樁樁,一件件,皆是震動朝野的大事,卻未能在他那雙古井無波的眼中激起過多的漣漪。直到“構(gòu)陷謀反,查獲甲胄”八字映入眼簾,他捻動墨玉的指尖,幾不可察地微微一頓。
觀星閣內(nèi)陷入一片深海般的寂靜,唯有窗外永恒不休的海浪聲,如同命運的脈搏,隱隱傳來。
他緩緩闔上眼眸。剎那間,記憶的碎片如潮水般涌來:利州江畔,夜幕初臨,水聲潺潺,彼時尚是少女的武媚接過墨玉時,那雙清亮眼眸中閃爍的、對未來的憧憬與潛藏深處的執(zhí)拗;自己那句“常守本心,得見真章”的贈言,言猶在耳。然而,畫面陡然翻轉(zhuǎn),深宮苑囿的血色彌漫開來,權(quán)力頂峰之上,那雙鳳目已變得冰冷莫測,再無昔日清澈……
【她終究……還是走到了這一步?!恳唤z難以言喻的復雜心緒,如同天邊悄然匯聚的陰云,在他沉寂的心湖上投下淡淡的陰影。非是失望,亦非憤怒,更像是一位清醒的旁觀者,親眼見證著宿命軌跡沿著既定的陡坡滑落時,所產(chǎn)生的那種沉靜而深切的悵惘。
千年之約,他所承諾守護的,是她武媚其人,是她靈魂深處那一點或許尚未泯滅的本真,而非她手中那柄已然沾染上至親血脈、日益沉重與冰冷的權(quán)柄。
他倏然睜開雙眼,眸光銳利如劃破夜空的電芒,再次落向面前的巨幅輿圖。視線沿著從長安至巴州那蜿蜒曲折的官道急速移動,心中默算著流放隊伍的行程、可能的路徑,以及……實施截殺的最佳時機與地點。
“構(gòu)陷之罪既已坐實,便是絕了李賢重歸東宮之路。”他低聲自語,聲音清冷平穩(wěn),仿佛在陳述一個與自身毫無瓜葛的冰冷定理?!叭?,媚娘……以你如今行事之決絕,既已邁出這一步,又豈會留下此等隱患,任其成為他日朝局反復的由頭?途中‘暴病而亡’,或遇‘悍匪劫殺’,當是必然之局?!?/p>
這并非背棄承諾。恰恰相反,這是在深淵邊緣,必須設(shè)下的一道無形屏障。他要在那最后的墜落發(fā)生前,守住那或許連她自己都已拋棄的人性微光,阻止她在權(quán)力的無盡黑暗中徹底沉淪。
他毅然轉(zhuǎn)身,行至那張以整塊南海沉香木雕琢而成的寬大書案前。鋪開特制的雪浪箋,取過狼毫小楷,于端溪紫石硯中飽蘸濃墨。揮毫間,筆走龍蛇,字跡卻沉穩(wěn)如山岳,力透紙背:
“莫文如晤:驚聞宮闕生變,賢王遭廢,遠徙巴州。依勢推之,此行路途險遠,恐生不測,有其性命之虞。著爾即刻遴選一心細如發(fā)、沉穩(wěn)機敏,且武學已達一流之境之好手,秘密尾隨護衛(wèi)。非至萬不得已,瀕死之境,不得現(xiàn)身介入,暴露行藏。若賢兒于絕境中有所懇請,可視具體情勢,斟酌考量,相機應之。此事務(wù)必隱秘為上,如墨入夜,不留痕跡。切切?!?/p>
擱下筆,他輕輕吹干紙箋上的墨跡,待字跡完全凝固,方將其仔細卷起,封入一枚細長的青銅管內(nèi),交予侍立一旁的親衛(wèi)。
“以最快渠道,直送莫文手中,不得有誤?!?/p>
親衛(wèi)躬身,雙手接過銅管,旋即如融入陰影般悄無聲息地退去。
東方墨再次緩步至窗前,負手而立,遙望西方。掌心中的那枚墨玉,傳來溫潤而持續(xù)的暖意,一如許多年前,在那個江風微涼的夜晚,他許下守護誓言時的溫度。
一場始于江畔清澈流水的守護之約,如今,卻要在另一條布滿荊棘與殺機的流放路上,以這樣一種悄然無聲、形同陌路的方式,繼續(xù)它的軌跡。海天相接之處,暮云四合,預示著遠方正醞釀著的風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