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清晨,并州官署的正堂。
雖已春日,堂內(nèi)卻依舊彌漫著一股肅殺的寒意。刺史端坐于明鏡高懸的匾額之下,面色沉靜,不怒自威。左右兩側(cè),州府主要屬官依次列坐,包括臉色略顯蒼白、眼神躲閃的兵曹主事趙德明。堂下衙役手持水火棍,分立兩側(cè),氣氛凝重。
狄仁杰一身深青官袍,立于堂中,身姿挺拔如松。他先是依律陳述了汾水畔發(fā)現(xiàn)尸首、初步勘驗以及后續(xù)調(diào)查的經(jīng)過,言辭清晰,條理分明。
“……故此,下官以為,此案絕非簡單的流民溺斃,其中疑點重重,尤其關(guān)乎半枚軍符殘片,以及近期一批弩機的異常調(diào)動?!彼穆曇舨桓?,卻清晰地回蕩在寂靜的公堂上。
趙德明忍不住出列辯解,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,卻強自鎮(zhèn)定:“刺史明鑒!狄參軍所言,實乃牽強附會!那軍符殘片,或許是死者偶然拾得,或是兇手故布疑陣!至于弩機調(diào)閱,皆是為春季巡防所需,有完備文書記錄,合乎規(guī)程!下官……下官實在不知狄參軍為何獨獨揪住下官職責內(nèi)的事務不放!”
他咬死了“流民盜弩,爭執(zhí)溺斃”的說法,試圖將水攪渾。
狄仁杰并未與他多做口舌之爭,只是轉(zhuǎn)向刺史,躬身道:“刺史大人,下官請求傳喚證物?!?/p>
得到準許后,兩名衙役抬著一個用厚麻布嚴密覆蓋的箱子走上堂來。
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去。趙德明的眼皮跳了跳,喉結(jié)不自覺地滾動了一下。
狄仁杰走到箱子旁,并未立刻掀開,而是先對刺史道:“大人,此為近日武庫按兵曹調(diào)令,撥付使用的部分新弩機。下官昨日連夜請督府匠作監(jiān)的幾位老匠人共同查驗過?!?/p>
他停頓了一下,目光掃過臉色愈發(fā)難看的趙德明,然后,猛地伸手,扯下了覆蓋箱子的麻布!
箱內(nèi),整齊地碼放著十張嶄新的制式弩機,在從堂外透入的晨光下,木質(zhì)部件泛著新鮮的桐油光澤,金屬機括閃爍著冷硬的光芒。
“便是這些弩機,”狄仁杰指向箱內(nèi),“趙曹官堅持乃是依常例調(diào)配,用于公務?!?/p>
趙德明強撐著道:“正是如此!有何不妥?”
狄仁杰不再多言,他從中取出一張弩機,將其平舉。然后,在所有人驚愕的目光中,他另一只手從后腰抽出一柄衙役常用的、用于破拆的短柄手斧——這顯然是他早有準備!
“狄仁杰!你要做什么?!”趙德明駭然驚呼。
刺史也微微皺起了眉頭。
狄仁杰對周圍的反應置若罔聞,他運足臂力,看準弩機臂與機身連接的榫卯結(jié)合處,毫不猶豫地,一斧劈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