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另一個就是這姓柳的修士,不像我做了掩藏。他的生命氣息很年輕,不滿一個甲子,卻有通玄中期的修為,身懷中品資質,上品也說不定。那《千仞劍典》我聽說殺伐極強,然后是懸劍派的長老,未必不會賜給他,像是我手中劍符一樣的防身之物,所以沒必要起沖突,平添麻煩。”
懸劍派多為劍修,乃是將大道感悟,盡化作縱橫天下的劍意,斗戰(zhàn)之力往往不俗。
“不過他居然也是來尋東西的,倒有些湊巧了??此Z焉不詳?shù)臉幼?,懸劍派莫非丟了什么珍稀寶物?不過也不太像,否則何必只派個二境中期來尋?”
少蘅不繼續(xù)探究,而是開始朝著山上走去。
她全力朝上攀登,朝著那座銀塔的方向趕,但加注在身上的威壓也在遞增。
趕路約一個多時辰,即便不朽之光護持,她也感到了些行動受阻。
不過總算是窺見了那座銀塔的全貌。
分六層,塔檐呈八角,整體暗銀,約二十丈高,日光下泛著一股森冷感,靜靜地矗立,旁人細看時,便有一股攝人心魂之感。
少蘅沉吸口氣,散出靈識線,細細感知周遭,卻始終沒有得到什么類似真經(jīng)的感應。
片刻后,她朝銀塔走去,這塔前竟有不少人正在盤膝閉目。
少蘅目光一掃,主動出去,走到一個也站在塔前觀望的紫衣女修。
“這位道友好,我第一次登上第七層,也不知道這些道友為何在塔前盤膝修煉?”
那紫衣女子樣貌清秀,身姿纖長,聽見少蘅的傳音后,扭頭看去。
“道友有所不知,這銀塔不知是何人所造,觀想時有封閉人六識的詭異功效,但若竭力掙脫,卻可以錘煉人的靈識。再配合神山威壓,入定修煉時有奇效。”
此女是少蘅細細選出,觀其氣質溫婉,神色謙和。
果不其然,她柔聲回答了自己的問題。
“多謝道友賜教?!?/p>
這女修瞧了少蘅兩眼,頗感稀奇。
“你不過一境修為,竟然能走到神山的第七層來?!?/p>
少蘅笑道:“我曾修煉體之術,又得過寶血鑄體,所以承受能力強了些,不過仍舊感覺步履艱難呢?!?/p>
她此前山洞中以龍鳳雙血煉體,如今身上還隱約有些兇煞之氣,和言語相合。加之旁人修行,總不好刨根問底,是以女修不曾多問,只是頷首。
“若你初上第七層,不必在這銀塔前久待,一境靈識容易迷失在六識封禁中,看你獨身一人,沒有相熟的人喚醒,怕出意外?!?/p>
女修善意出言,少蘅自然答謝了一番,隨后告辭。
“姜逢青的八寶玲瓏塔,據(jù)說內含八寶妙陣,是殺敵利器,卻沒有這封禁六識的功效,想必不是其本命物了?!?/p>
“唉。”
她剛剛心中一嘆,卻猛然雙眼發(fā)亮。
一股奇妙的感應,在呼喚著少蘅,準確地說是她身上的《培元養(yǎng)氣訣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