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當久了,必然會聽不到實話,這是李徹不想看到的。
他需要林清源這樣的大膽之人提醒自己,無論自己做出什么樣的功績,終究是個凡人。
而凡人,就會犯錯。
李徹撫掌笑道:“善!大善!”
他將書信輕輕放回御案,手指點了點那信紙:“這魏訓。。。。。。是個人才啊,他這是在試探朕呢。”
林清源微微一怔,隨即恍然:“陛下的意思是。。。。。。他并非真心想要王位,而是想要看看陛下,更在意天下一統(tǒng)的虛名,還是更看重對蜀地的實際掌控?”
“正是此理。”李徹贊許地點頭,“朕查閱過此人的生平政績,他并非貪戀權(quán)勢之輩?!?/p>
“有意思的是,魏家與皇考還有一段陳年私仇。。。。。?!?/p>
說罷,李徹將當年慶帝如何用計射殺魏訓之父的往事,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林清源。
這段隱秘關(guān)乎先帝聲譽,李徹能如此坦然相告,顯見對林清源的信任。
說完往事,李徹目光深邃地看向林清源,問道:“以你之見,皇考當年所為,是否違背了道義?”
這是一個極其尖銳的問題,林清源沉吟片刻,并未回避,坦然回道:“臣以為,先帝放棄的是道義虛名,追求的是更長遠的目標?!?/p>
“行此非常之事,固然留下了背信的污點,但卻因此瓦解了蜀軍斗志,避免了長期戰(zhàn)爭帶來的更大傷亡?!?/p>
“天下一統(tǒng)的進程加快,無數(shù)將士與百姓因此得以活命。先帝以個人聲名為代價,換取家國天下的早日安定,奸計之中也有道德所在?!?/p>
李徹聞言哈哈大笑:“先帝若在天有靈,定會喜歡你!”
他站起身,在殿內(nèi)踱了兩步,再次感嘆:“這魏訓也不錯,有殺父之仇,卻能跳出私怨,以蜀地大局為念。”
想到這里,李徹收集人才的癖好又發(fā)作了。
“朕真想讓他入朝為官,他若肯來,朕直接給他個三品大員!”
隨即,李徹心念已定,對林清源道:“給魏訓的回信,就由你來執(zhí)筆。”
“你替朕告訴他:蜀王之位,絕無可能!”
“朕非但不答應(yīng)他的條件,還不允許他和羅月娘繼續(xù)留在蜀地,待投降之后,必須舉家遷入京師!”
李徹嘴角勾起笑容:“一個治國安邦的能臣,一個驍勇善戰(zhàn)的巾幗將軍,正該來朝廷揚名立萬,窩在家里有什么出息?”
“臣,遵旨!”林清源躬身領(lǐng)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