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人莫不是皇帝?”孟獲脫口發(fā)問。
“天子在北,舒侯在南。”
沙摩柯半真半假,愈發(fā)高深莫測,場中一時無聲。
“呵呵呵”
驀然,一陣輕笑聲響起。
只見祝融夫人笑靨如花,說道:
“好啊,身份越高越好,這樣說話才能算數(shù),不至于更上次一樣毀約?!?/p>
“你放心?!鄙衬卤WC道:“舒侯絕不會毀約。”
“我不放心。”祝融輕搖螓首,“漢人說的比唱的都好聽,若戰(zhàn)敗后再度毀約,我們又有什么辦法呢?”
“沒錯!”孟獲附和道:“漢人都是奸詐之輩?!?/p>
“貴方意欲如何?”沙摩柯也不繞彎子。
“回去告訴舒侯。”祝融提出條件,“讓他在境內(nèi)張榜告示、廣而告之,若是再敗于我軍之手,從今往后不得染指南中?!?/p>
“同理,我方也會告訴族人,若是落敗就接受舒侯的統(tǒng)領(lǐng)?!?/p>
沙摩柯聞言臉色一變,搪塞道:“這不是我能做主的事情”
“那就回去請示。”祝融不客氣打斷,“我覺得這個條件很公平,若對方連這都不能接受,那么我有理由懷疑你們的誠意,這一仗還不如不打?!?/p>
很明顯,有了上次的教訓(xùn),這次絕不容許毀約之事再出現(xiàn)。
祝融夫人清楚,漢人非常好面子。
讓周瑜昭告天下,把約定公之于眾。
之后若是漢軍戰(zhàn)敗,想必也沒臉再反悔、再毀約,這就是祝融想要的保障。
同時,祝融也在南蠻部落中昭告,表示輸了就要歸順周瑜。
表面上,看似是為了約定的公正性,實則是為了激勵族人的士氣。
敗給周瑜,就要接受統(tǒng)治;戰(zhàn)勝周瑜,就能獨立自主。
自然而然,消息在南蠻各部傳開后,各族都會挑選出最精銳的戰(zhàn)士,來為各自的自由而戰(zhàn)。
“怎么?”
眼見沙摩柯不說話,孟獲嘲弄道:
“不敢答應(yīng)?是不是怕再次落敗???”
“哈哈哈~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