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跟一樣剛需商品直接掛鉤。
只要這個錢能花出去,老百姓自然就認可背后的價值。
哪樣東西對老百姓是剛需?
鹽!
但鹽其他地方也有,還是不夠保險。
正好,周瑜弄出來的雪鹽,不僅具備剛需價值,更是全天下獨一份。
用雪鹽來擔保直百錢的價值,既穩(wěn)妥又保值。
舉個例子:美元直接掛鉤石油。
由于石油是全世界的剛需,所以美元值錢!
同樣,在雪鹽問世后,要不了多久也會成為全天下的剛需,與之掛鉤的直百錢就能值錢。
一枚五銖錢價值一文。
一枚直百錢價值百文。
本質(zhì)上,兩者都是一枚銅錢,但面額差了九十九文。
雪鹽的作用,就是為這“九十九文”的虛擬價值做擔保。
老百姓拿著直百錢,只要能花出去,自然就不覺得虧本。
尤其,還能買到最剛需的雪鹽,也就無所謂錢幣本身的價值,甚至還會覺得方便。
為何?
銅錢有分量,尤其大額交易時,往往要帶很多銅錢。
沉!
原本上街要帶一百斤五銖錢,換成直百錢就變成一斤了。
若說對老百姓還不明顯,那么對于各大商賈而言,這種便利就會更明顯。
本來需要拉幾十車、幾十船的大量銅錢,有了直百錢后,就能減輕百倍分量。
尤其對于遠距離的商賈來講,運輸成本會大大減少。
可想而知,有了直百錢后,商貿(mào)往來會更加繁榮。
“妙啊?!饼嫿y(tǒng)感慨道:“往后,咱們絕不會為缺銅而發(fā)愁。”
華夏地大物博,但其實有個很尷尬的問題。
缺銅!
別看古代一直用銅錢作為貨幣,其實歷朝歷代都會面臨這個尷尬,缺銅去鑄造錢幣。
銅錢的需求量本就很大,還有武器甲胄方面的消耗,以及鐘鼎各種青銅器的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