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,工程營造也不需要?
站在黑板前授課的這些人,定然不是什么進士、舉人,看著大多都是百姓,特別是還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,在這里格格不入。
董遜頗為新鮮,真是一個朝廷一個樣,農(nóng)會的做事作風(fēng)和朝廷完全不同。
他問道:“咱們縣班沒有類似兵房,不做軍政么?”
韓宏亮解釋道:“縣農(nóng)會會長,無軍政之權(quán)、無斷案之權(quán),帶著各堂專心做好民生即可?!?/p>
董遜大為吃驚,看來也不是只換個名字。農(nóng)會會長的權(quán)力沒有知縣大。
一旁的報社記實韓宗昌道:“另外,各大報社均可入駐本縣,進行本地采風(fēng),若有不法事,總會來人調(diào)查?!?/p>
韓宏亮接著講解:“咱們農(nóng)會初建,目前也就這么個樣子,咱們要做的事核心只有四件事?!?/p>
韓宏亮講解道:“第一件事,就是保民,急百姓之所急,做百姓之所需。周會長昨天也交待,不準(zhǔn)餓死百姓,這是咱做事的底線。第二件事,就是就業(yè)。”
“就業(yè)?”董遜不太明白,“韓宣教,這是什么意思?”
“就是本縣治下,多辦廠,多開鋪面,能讓村民做工。從事做工的人數(shù),就是就業(yè)考評?!?/p>
董遜笑道:“誰不想賺錢呢?這個簡單?!?/p>
鄧文章呵呵:“董會長,這個事聽著簡單,做著難?!?/p>
韓宏亮道:“這第三件事,即為稅收?!?/p>
董遜迷之一笑,這不還是要催科拷糧么?
密縣稅務(wù)堂知事解釋:“稅收分為商稅和會糧,商稅按照各鋪面開的稅票征收,數(shù)額明確,由稅務(wù)堂專職做事。不像朝廷知縣,佐貳官、衙役、胥吏、幫閑都能伸手,數(shù)額也不明確,說加稅就加稅。會糧,則每一戶每季的三成收成?!?/p>
董遜反問:“士子是否免稅?”
稅務(wù)堂知事笑道:“咱農(nóng)會每個人都要讀書,豈不是都不交稅?只要是農(nóng)會戶籍,都要交稅,任何人不得例外。”
董遜咳了一下,但還是想問:“周記呢?周會長也要交稅?”
“現(xiàn)在周記才是農(nóng)會的繳稅大戶好嗎?”眾人笑道,“別的廠不清楚,但周會長以身作則,從未錯稅、偷稅。周記可是完全按規(guī)矩辦事?!?/p>
董遜見眾人自信且有嘲笑自己的意思,但他并不生氣,反而很是樂懷。
他不明白商稅的稅票玩法,但立刻抓到了會糧的漏洞:“若是每戶瞞報、少報,豈不是難以足額征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