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帳里,時間流逝。
于謙拿著手中的科舉和行辦學堂計劃書,眼里直冒精光。
大乾立朝兩百多年,歷史環(huán)境如同南北朝一樣,還未曾出現(xiàn)正規(guī)的科舉制度,朝廷選拔官員,還在靠著舉孝廉和士族舉薦這種落后方式。
這種人才推舉之法有很大弊端,那就是選拔出來的官員,大多都和士族門閥牽連極深。
這就造成了士族的權勢有時候比帝王還要大。
這種情況越是嚴重,那就說明這個王朝距離滅亡的時間越近。
姜詡既然要光復大乾疆域,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盛世王朝,那就不能走歷史的老路。
他要開創(chuàng)科舉,要行辦學堂!
他要……絕了士族門閥的根!
于謙花了許久的時間,方才將姜詡寫下的兩份計劃書看完。
于謙抬頭看著姜詡,眼里充滿了無盡的崇拜與敬畏!
能夠想出科舉制度和行辦學堂這兩件大事,足以證明一個君主的能力了!
“怎樣?這兩份計劃書,在如今的大乾可行嗎?”姜詡看向于謙,開口問道。
于謙無比鄭重的點頭道:“可行!絕對可行!”
“科舉制度一開,士族再想把持朝堂就難了!”
“興辦學堂,是這科舉制度的保障,確保寒門子弟能夠讀書的同時,又為科舉制度源源不斷的提供新鮮血液?!?/p>
“妙極妙極!”
姜詡輕笑一聲:“可行就好?!?/p>
開玩笑,科舉制度和行辦學堂,那可都是遠超這個時代的產(chǎn)物,對于這個封建時代的王朝,具有極為強大的威能。
“陛下,老奴為您把陳家公子帶來了?!?/p>
這時,營帳外傳來了魏忠賢的聲音。
姜詡聞言,心情更好了。
這系統(tǒng)剛送來一個有著宰輔之才的于謙,現(xiàn)在又來了一個聞名遐邇的陳家公子。
大乾,想不崛起都難??!
“進來?!?/p>
姜詡話音落下沒一會兒,魏忠賢就帶著一個年輕人走進了營帳。
于謙和魏忠賢二人對視一眼,兩人一時間有種莫名的熟悉感。
有種老鄉(xiāng)見老鄉(xiāng),兩眼淚汪汪的感覺。
于謙對著魏忠賢露出一個溫和的微笑,魏忠賢也難得的回了一個燦爛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