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武位面
朱元璋坐在龍椅上,目光隨著天幕上的畫面移動,看到明軍乘勝追擊滅了聯軍殘余,又聽聞北方部落來犯,他緩緩開口:“楊嗣昌這幾人,打勝了仗也沒懈怠,知道追根究底,把聯軍殘余清了,這點做得穩(wěn)妥。只是北方部落趁虛而入,倒也給他們添了新麻煩?!?/p>
徐達在一旁點頭:“陛下說得是。他們應對聯軍時配合默契,收拾殘局也有條理,修城墻、安撫百姓,沒只顧著慶功。如今北邊來事,看他們調兵遣將,先派精銳去穩(wěn)住邊關,再在京城練新兵、備物資,思路還算清楚。”
劉伯溫輕撫胡須,眉頭微蹙:“北方部落擅長騎射,又占了先機,邊關局勢怕是棘手。楊嗣昌他們剛打完一場硬仗,兵力物資都吃緊,接下來這仗不好打。不過他們能想到用長槍陣、神箭手對付騎兵,也算對癥下藥。”
朱元璋微微頷首:“局勢一波三折,就看他們能不能頂住這波壓力。能在疲憊之際迅速調整應對,也算有擔當?!?/p>
永樂位面
朱棣站在天幕前,看著畫面里明軍清剿聯軍、又遇北方邊患,轉身對鄭和和姚廣孝說:“楊嗣昌等人勝而不驕,清殘余、修城安民,做得扎實。北方部落來犯,他們沒慌亂,先調周邊精銳去邊關穩(wěn)局,再回頭練新兵、備物資,步步為營,也算沉著?!?/p>
鄭和躬身道:“陛下所見極是。他們應對聯軍時已顯謀略,如今面對新敵,能根據北方部落的特點想對策——用長槍陣克騎兵,派探子查情報,可見不是只會硬拼。只是邊關已失幾城,援軍趕到前怕是還要吃虧。”
姚廣孝雙手合十,輕聲道:“陛下,剛經大戰(zhàn),兵疲糧耗,此時再迎邊患,實為考驗。楊嗣昌他們能迅速分兵處置,兼顧京城與邊關,已是不易。只盼那支援的精銳能盡快穩(wěn)住局勢,為后續(xù)反擊爭取時間。”
朱棣目光沉凝:“邊患關乎疆土,不容有失。他們能及時反應,調兵、籌糧、想戰(zhàn)術,沒坐以待斃,這點值得看下去。”
宣德位面
朱瞻基站在天幕前,看著聯軍被滅剛松了口氣,又見北方部落來犯,不由得咋舌:“哎呀,這剛消停沒兩天,北邊又出事了!楊嗣昌他們也太不容易了,剛打完仗還沒歇著,又得忙邊關的事。”
楊士奇在旁勸道:“陛下莫急。您看他們,沒被勝利沖昏頭,先把京城的事安頓好,再著手應對北邊。派精銳去邊關,又在京城練新兵、備東西,沒亂了陣腳。對付北方騎兵的法子也想得實在,長槍陣、神箭手,總比硬沖強。”
于謙神色沉穩(wěn):“陛下,北方部落趁虛而入,確實陰險。但楊嗣昌他們應對還算及時,分兵處置,兼顧兩頭,已是妥當。只是邊關兵力吃緊,援軍能否趕在部落再占地盤前抵達,是個關鍵?!?/p>
朱瞻基點點頭,一臉擔憂:“希望他們能快點搞定,別讓邊關百姓再遭罪了?!?/p>
嘉靖位面
朱厚熜坐在椅子上,看著天幕里的起起落落,嘴角撇了撇:“楊嗣昌這幾人,收拾聯軍殘余倒還算利落,沒留尾巴。北邊部落來犯,他們反應不算慢,調兵、備物資、想對策,沒愣著?!?/p>
嚴嵩賠笑道:“陛下說得是。他們剛打完硬仗,能迅速轉向應對邊患,可見腦子轉得快。知道北方人善騎射,就琢磨長槍陣、神箭手,也算沒白吃打仗的虧。只是如今兵疲糧少,能不能扛住還兩說?!?/p>
戚繼光面色嚴肅:“陛下,北方部落趁虛而入,來勢不小。楊嗣昌他們分兵支援邊關、訓練新兵,是穩(wěn)妥做法,但邊關已失城池,收復不易。且新兵戰(zhàn)力不足,怕是還得靠那支援的精銳先頂住?!?/p>
朱厚熜淡淡“嗯”了一聲:“局勢擺著,就看他們能不能把這盤棋下活。別剛贏了南邊,又折在北邊?!?/p>
……
楊嗣昌收到邊關急報時,孫傳庭正在校場督查新兵訓練。他攥著信紙快步穿過操練的隊列,孫傳庭聞聲回頭,見他臉色鐵青,便知事情不妙。
“北方部落又占了兩座城,”楊嗣昌將信紙遞過去,“他們似乎摸清了我們援軍的行進路線,正沿途設伏。”
孫傳庭掃完信,眉頭擰成疙瘩:“洪大人帶的精銳雖勇,但長途奔襲本就疲憊,若再遇埋伏……”
“所以不能等他們孤軍深入。”楊嗣昌打斷他,“我剛讓人快馬加鞭去追洪大人,讓他暫時駐軍待命。我們得另想辦法,給北方部落來個措手不及?!?/p>
兩人正說著,宮里的信使匆匆趕來:“楊大人,陛下召您即刻進宮,說是邊關又有密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