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用說,這正是他拜托侯亮平確認的那件事。
當時孫友升院士來漢東時,曾無意提起正在給有關部門當顧問,全力推動這個條例落地。
說者無意,趙德漢卻把這事牢牢記在了心里,沒想到在關鍵時侯起了作用。
面對這條憑空出現(xiàn)的紅線,王長林面色古怪,內(nèi)心那份欣賞好戲的愜意,早已蕩然無存。
他當然知道,趙德漢背后確實有能打探到相關信息的資源。
賭他是在虛張聲勢?
不會,一個腦子正常的干部,絕不敢在這么多人面前,對還未發(fā)布的政策信口開河。
“德漢通志,政策這種事,可不能捕風捉影啊?!?/p>
顯然,王長林還不想就這么投子認負。
魏強立刻抓住了這根救命稻草,強打起精神附和:
“是啊,政策沒落地誰能辨別真假,到時侯萬一是假消息,你負責嗎?”
趙德漢迎著魏強的目光,不躲不閃:
“我負責!如果出了任何問題,我主動請辭!”
這句話一出,會議室內(nèi)的氣氛已經(jīng)從冰冷轉向詭異。
王長林靠在椅背上,兩根手指有節(jié)奏地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。
片刻,他不易察覺地呼出一口氣,臉上重新堆起那種讓人捉摸不透的笑容:
“德漢通志給我們敲響了警鐘,提供了重要的決策參考,這充分說明,我們集團的決策機制是科學的、民主的嘛!既然潛在這個重大的政策性風險,我們當然不能掉以輕心。我看這樣,這個項目先暫緩表決。”
魏強臉色一白,急道:
“王總……李書記那……”
王長林沒理會手下的錯愕,用無可辯駁的口吻命令:
“我們讓事情,既要積極進取,也要穩(wěn)妥審慎。我建議,由魏強通志牽頭,立刻向國家發(fā)改委、國土資源部和環(huán)保部,以集團的正式名義,發(fā)函進行政策咨詢。等拿到部委的明確答復后,我們再行開會研究?!?/p>
王長林說完,干脆利落地合上筆記本,頭也不回地走出了會議室。
其余眾人如蒙大赦,手忙腳亂地收拾東西緊跟離開。
轉眼間,偌大的會議室只剩下了趙德漢。
一個月后,沒有等到部委的答復,卻先等到了《全國礦山資源保護條例》的正式下發(fā)。
這個條例的出臺,正式宣告了京州石灰?guī)r礦項目的流產(chǎn)。當然,這已是后話。
眼下,趙德漢還未松口氣,就接到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的秘書打來的電話,請他方便時去面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