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征輕輕踱步,心中盤算著,片刻后,他轉(zhuǎn)過身:“三十五文一斤,這是本官能給的最高價,諸位若覺合理,便成交。
如若覺得不妥,本官也不強求,只是這青史留名與虛職之事,便就此作罷?!?/p>
言罷,他輕輕一揮衣袖,屋內(nèi)仿佛卷起一陣寒風,讓眾糧商心頭一緊,面面相覷,神色復雜。
三十五文這也太少了吧?
比起三百文的天價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,就算是以前災荒年間,糧價高低也得有五六十文一斤!
如果真要按這個價格成交,算上捐出去那些糧食,相當于一分不賺?。?/p>
意識到這一點,眾人仿佛被踩了尾巴的貓,瞬間炸了鍋。
他們或站或坐,七嘴八舌地嚷了起來,有的揮舞著手臂,有的急得直跳腳,目的只有一個,讓魏征再加點價。
“魏大人,三十五文一斤,這不是讓我們喝西北風嘛!
您再加點,五十文,不,四十五文也行啊!”一個胖乎乎的糧商滿臉苦色,幾乎要哭出聲來。
另一個瘦高的糧商也湊上前來,拱手作揖道:“是啊,魏大人,您也知道我們做生意的不容易,三十五文一斤,我們真的會血本無歸的。
您就行行好,再加點吧!”他說著,眼睛里滿是祈求的神色,仿佛魏征就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。
魏征揉了揉太陽穴,眉宇間透露出幾分無奈與疲憊。
他環(huán)視四周,只見那些糧商們哭喪著臉,喧囂聲此起彼伏,讓人心煩意亂。
他深吸一口氣,試圖平復內(nèi)心的煩躁,沉聲道:“諸位,本官理解你們的難處,但朝廷的庫銀亦有限,三十五文,已是極限。
爾等若再爭執(zhí),恐怕這交易便難以談成了?!?/p>
言罷,他輕輕搖頭,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決,屋內(nèi)瞬間安靜了下來,只糧商們沉重而復雜的呼吸聲。
終于,人群中一位滿臉絡(luò)腮胡的中年糧商猛地站了起來,他粗壯的手臂一揮,打斷了周圍的嘈雜:“都別吵了!鄭國公說得對,朝廷有難,咱們也不能光想著自己。
十文就三十五文,總比糧食放爛了賠錢強!我老王第一個答應(yīng)!”
說著,他大步上前,一把抓起桌上的筆墨,毫不猶豫地寫下自己的名字,然后按上了鮮紅的手印。
其他人面面相覷,琢磨琢磨的確是這個道理,再拖幾天糧食發(fā)霉那可就賠的血本無歸,現(xiàn)在賣給朝廷還能撈一個青史留名,更何況還有從九品的虛職
這要是放在以前,想要做官,花再多錢也不行,可現(xiàn)在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