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將之稱為活字印刷術(shù),等過幾日,我安排工匠做出來給父皇你看看就知道了!”
李世民聞言心中充滿了好奇,已經(jīng)迫不及待想要見識一下這個活字印刷術(shù)到底有沒有他說的那么好了。
李承乾見李世民興致盎然,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:“不僅如此,兒臣還有一法,能讓紙張如雪花般廉價(jià)。
用破布、樹皮、舊魚網(wǎng),皆可造紙,成本低廉,產(chǎn)量驚人。
屆時,書籍不再是世家專屬,到時候田間地頭,孩童手捧書卷,朗朗讀書聲傳遍大唐每個角落,那將是何等盛景!”
李世民聽的心潮澎湃,恨不得立馬將皇位傳給李承乾!
還好李承乾不知道李世民的想法,不然又要罵娘了!
“不過想要打破世家對知識的壟斷,光靠印刷術(shù)和造紙術(shù)是沒有用的!
不知道父皇有沒有注意到,許多先賢典籍同樣的一句話卻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!
而這些解釋權(quán)居然都在那些世家大儒手中,換言之,一句話他們說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!
比如那君子遠(yuǎn)庖廚,本意應(yīng)該是身為君子不忍心看到殺生,所以才遠(yuǎn)離庖廚,但在世家的曲解中卻成了君子不應(yīng)該去做庖廚!
而目的僅僅只是為了壓迫女性,因?yàn)樗麄儾辉敢馊プ鲞@種事情,所以就編造了一個解釋!”
李世民深以為然,這些解釋權(quán)的確被世家所掌控,普通人拿到書籍,就算識字也看不懂其中的意思,只是這一點(diǎn)又該如何解決呢?
想到這里他開口問道:“高明,既然你能提出這個問題,想必就一定有解決的辦法吧?”
李承乾微微一笑,緩緩道:“兒臣確有良策。
世人常言,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,其實(shí)乃是缺少了指引。
世家子常常有大儒親自解釋,所以科舉中第者才會盡是世家子
兒臣以為,若在書中文字間加入了特定的符號,便能明確句讀,減少歧義。
比如‘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’若斷為‘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’,有統(tǒng)治者讓百姓按指令行事,不必讓其明白緣由之意;
斷成‘民可,使由之;不可,使知之’,則變?yōu)榘傩招械猛ň头攀肿屪?,行不通就教?dǎo)他們,其中語義差別很大!
只要加入符號,變可使其意即明了,再無需世家大儒妄加曲解!”
李世民大為贊嘆:“妙啊,你這個標(biāo)點(diǎn)符號可有成套的體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