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維和鄧艾的騎兵一番沖殺之下,魏軍不敵逃竄,好在魏軍前部多為騎兵,跑得快;加之姜維鄧艾并未率軍深追,是以在折損了少許兵馬后,總算狼狽逃到陳倉道三岔口處的成縣。
而后,張郃街亭再敗的消息傳到軍中,司馬懿不敢再深入漢中去取陽平關(guān),便率軍退出陳倉道,回轉(zhuǎn)長安面見曹丕,再做計議。
“張郃何在?”
“老臣在?!?/p>
“你可知罪?!”
“老臣知罪?!?/p>
長安城,未央宮。
曹丕高居龍椅之上,盛怒難消。
張郃跪于殿上,心中忐忑。
司馬懿緊隨其后出列,亦主動跪拜請罪。雖然曹丕沒有點他,但身為前線總指揮,他的責(zé)任是最大的。
曹丕很憤怒,此次大魏興兵二十萬西征,出師前廣宣圣旨,昭告天下,誓言此次西征定要奪回隴右,蕩平?jīng)鲋荨?/p>
結(jié)果剛與蜀軍交戰(zhàn),就連敗兩陣。張郃部損失兩萬余兵馬,司馬懿部損失千余人。
一戰(zhàn)就損失了十分之一兵馬。
大魏有多少兵馬也經(jīng)不起這樣的損耗啊。
損兵折將倒還是其次,這連續(xù)敗仗讓他這個大魏開國皇帝顏面掃地,無顏回洛陽面對那些曾反對出征的大臣。
如今已是黃初五年(224年)初,曹丕已登基第五年,力主發(fā)動了三次超二十萬兵馬的大規(guī)模外戰(zhàn),只有東征東吳不勝不敗,南征襄陽和西征隴右全都是大敗。
襄陽一戰(zhàn)折損了三四萬人馬,隴右一戰(zhàn)折損了兩萬余人馬。
再加上去年張郃在隴右的大敗(折損了三萬匹戰(zhàn)馬和數(shù)千士卒),短短兩年時間,大魏已三次敗于劉備之手。
這導(dǎo)致曹魏雖依舊是天下最強勢力,但接連敗于劉備之手,還是會令天下人心浮動,禁不住去想:
難道說天命真的在劉,而不在曹?
這種想法一但萌芽,對大魏江山的統(tǒng)治根基將是致命的。
曹丕越想越氣,當(dāng)即怒道:
“來人?!?/p>
“在!”
“將張郃拖出去斬了!”
話剛一出口,曹丕就后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