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什么?!關羽撤軍了?”
“是?!?/p>
陸口,吳軍駐地,陸遜與帶著斗笠一身灰衣的呂蒙臨江登高而望。
剛從襄陽風塵仆仆趕回來的使者正在匯報此行所見所聞,
三人周圍百步之內,未有一名閑雜人等。
“關羽因何故退兵?”
“因將軍之名?!?/p>
“因我之名?”
東吳使者一臉無奈道:“那關羽原打算抽調荊州守軍北上,助攻樊城,聽聞都督您替換了呂蒙將軍,頓感驚異;及看過書信,更是震動;當即下令全軍撤退,現四萬余大軍已盡歸江陵。”
我有什么名?我不就是個無名之輩嘛……陸遜看了一眼呂蒙,見后者也是瞳孔地震,追問道:“仔細說來!”
“是?!?/p>
使者于是一五一十將自己在襄陽城外的見聞悉數道來,半點不敢遺漏。
及聽到自己接替呂蒙掌管陸口都督一職令關羽心生警惕時,陸遜眼中滿是不可思議。
呂蒙亦然。
及聽到自己尚未出山便已被水鏡先生賦予“神龜”道號時,陸遜卻是有些茫然。
呂蒙則是一臉埋怨:不是,伯言,你有道號你不早說?你在外名氣這么大你要告訴我的啊。
我不知道自己有道號啊……陸遜雙手一攤,滿臉無辜。
及聽到關羽看到書信最后一句話【過去很多例子表明,勝利后往往容易疏忽,這正是我們趁機而動的機會】后立即下令大軍撤退時。
呂蒙眼中埋怨之色更甚。
陸遜則是一臉懊悔。
他愿意指天發(fā)誓,這句話是為了提醒關羽把注意力放在曹軍那邊,而不是放在警惕荊州被偷襲這邊。
但是現在后悔為時已晚。
偷襲荊州的大好機會已經不存在了。
現在荊州有守軍6萬多,還有新俘虜的3萬曹軍精兵,假以時日,待關羽消化完畢,將再多出3萬能戰(zhàn)之士。
也就是說,區(qū)區(qū)荊州3個郡,將會屯駐9萬多兵力,先不說三個郡能否供養(yǎng)得起這9萬大軍……關羽手里的三個郡都人口眾多,較為富庶,再苦一苦豪族大抵是養(yǎng)得起的。
單單關羽一方的兵力和東吳的兵力對比,就不相伯仲了。
要知道,曹孫劉三方勢力中,現在東吳是最弱的一方,僅有揚州一洲之地(注1:此時交州還未被東吳收復),供養(yǎng)12萬軍隊已是極限,其中水軍6萬,陸軍6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