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于這件事本身,元治帝并沒有多想。葉氏一族往上數(shù)幾輩便已因著子弟善書法在憲州楊名。還曾出過一門父子兄弟三狀元的佳話。葉京華的祖父更是一代大儒,在憲州創(chuàng)了睢陽書院,每年都有天下各地的讀書人爭先投入門下。
因此,葉府的仆人能通過鄉(xiāng)試他一點兒也不意外,便也沒在上頭細(xì)想,更沒往葉京華身邊帶著的那個小兒郎身上聯(lián)想。
聽夏內(nèi)監(jiān)這么說,他倒是頓了頓,忽得想起什么來,若有所思地道:“你覺不覺得,慧卿臉色不太對?”
這幾日葉京華被他扣在宮里,元治帝左看又看,總覺得他身上有什么地方不太對,但卻說不好究竟是何處。夏內(nèi)監(jiān)聞言一愣,頓了頓后道:
“這……”他想了想,猶豫地看了元治帝一眼:“老奴眼拙,還真沒看出來。許是葉二公子這幾日累得狠了,所以臉色不大好看?!?/p>
元治帝皺著眉想了想,到底沒想出什么,揮了揮手從座上站起,背對著夏內(nèi)監(jiān)道:
“行了。今天就讓慧卿回家去吧,這幾日累著他了,讓他將年前遼東獻(xiàn)上來的參帶回去吃。”
夏內(nèi)監(jiān)低頭應(yīng)聲,退出去傳旨去了。心里盤算著幾日元治帝斷斷續(xù)續(xù)賜下來的各類物什要用幾輛馬車才能全拉下去。
·
而另一邊,翰林院內(nèi)眾考官正圍繞著葉京華將來的歸屬問題展開爭論。
楊翰林首先開始吹胡子瞪眼,揮舞著手上的考卷道:“這樣的人才必歸我翰林院!看看這文采、于文史之通曉,必是著書的好苗子!”
平均年過半百的考官們聽了這話,紛紛氣的滿臉通紅。有人抬手就要去搶他手中的卷子:“老匹夫!你可別把這卷子撕壞了!”
令人說:“一派胡言!真當(dāng)你們翰林院是什么好去處?如此天縱奇才必是我兵部莫屬!”
另外有人不服:“哪有如此清貴家的公子去你那腌臜地方的?他對錢糧之事如此有見地,倒不如來我戶部!”
“我吏部——”
“我禮部——”
上首的良康見他們一副要將六部全點一遍的架勢,閉著眼不耐煩地輕咳了一聲,沉聲道:“都給我閉嘴?!?/p>
堂下吵得不可開交的眾人只好閉上嘴,回頭看向良康。只見他倚在太師椅上,微微撩起眼皮,瞥著下面的人幽幽道:
“這一位的去處可不是你們能決定的,少操點心吧。”
眾人聽了這話也想起來,是了,這位葉二公子簡在帝心,還有個宰相爹,哪里輪得到他們來操心。
良康一揮手:“行了,別聚作一團(tuán),都批卷子去。”
眾人這才戀戀不舍地放下葉京華的卷子,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,繼續(xù)跟手上水平參差不齊的考生試卷斗爭去了??墒强戳巳~京華的文章,再看余下的這些,未免生出不少落差,一時間眾人皆是齜牙咧嘴,就快沒把胡子都扯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