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澈儒雅隨和,滿臉和善,抱拳作揖道。
那美婦面容溫和許多,看向李澈的眸光頗為欣賞。
多么儒雅、多么隨和的一個人啊。
不急不躁,心態(tài)平和,的確是木雕大師的料子。
公羊連城捋著胡須,眸光熠熠,笑道:“那便開始吧。”
李澈抱拳執(zhí)禮。
隨后走到了那木雕旁,雙手抱住半人高的木雕,氣血流轉(zhuǎn),將木雕搬到了雕刻工臺上。
工臺上刻刀準備齊全,甚至都是品秩極佳的刻刀,遠非李澈自身刻刀所能比擬。
輕輕吐出一口氣,讓精神安定下來,李澈開始細細打量這“四臂忿怒三太子”,雖然是廟神神像的簡化版,但同樣具備獨特的意蘊。
雕刻已至三成,按照公羊少監(jiān)的說法,他需要續(xù)雕至七成,才能引動九龍江水中的廟神神性,引得浪起。
欽天監(jiān)寶樓位于貫穿金光府的九龍江支流江畔,臨江而建,舉目透過寶樓雕花木窗,便可見窗外溫馴平靜的江面。
續(xù)雕,便是在原有雕刻的基礎(chǔ)上,完成作品。
實際上,劃定了條件,因為原本的雕刻者所運用的手法、雕刻技術(shù),都會影響續(xù)雕的成品,需要盡量的連上原本雕刻者的技藝,否則割裂感太嚴重,甚至無法成為神性木雕。
對于李澈而言,這根本不是問題。
李澈需要考慮的是……
該完成幾成的問題。
藏拙?
不,李澈搖了搖頭,此次客卿考核他不需要藏拙。
李澈一家初到府城,需要勢力背靠,至少在曦曦未入神宗之前,需要另尋背景站臺,且他們一家得罪了秦府,又在先前對秦玉卿動手。
秦玉卿若是身死,秦府定然會震怒,雖然李澈自信沒有留下蛛絲馬跡,隔著數(shù)十里,對方也很難查到身上。
但是,穩(wěn)健一手,還是得扯上張虎皮,才能在府城立足。
李青山雖然是個不錯的背靠,但他人如今畢竟不在府城,神宗的面子就夠不上。
所以,李青山舉薦他來欽天監(jiān),或許也有這份考量在。
李澈心頭頓時有了想法,他不再選擇藏拙自己的技藝。
神通雛形·千析手。
玉色流轉(zhuǎn),李澈手掌輕輕拂過木雕,腦子之中,關(guān)于這木雕的信息紛紛涌入。
雕刻者的技藝、刻刀角度、落下力度、動刀風(fēng)格等等,盡數(shù)涌入他的腦海。
待得睜眸,一股無形氣浪自樓宇之內(nèi)呼嘯而起。
李澈氣質(zhì)渾然一變,眸光變得冷寂,木雕像是在他眼中,無數(shù)線條起伏跳躍,攥握刻刀,閃爍的刀光瞬間落下,點在一道線條上,撕拉聲,鋒銳刀身絲滑的割破靈木組織,掉落木屑。
刀起、刀落,刀光如游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