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這等邪術早已失傳千年,怎會藏于皇陵?
且……為何偏偏映出的是帝王?
她緩緩低頭,看著自己映在青磚水漬中的倒影——平靜無波,毫無異樣。
原來,這鏡子不照凡人之罪。
它只要掌權者的血債。
禮畢退場時,她悄然退后半步,低聲喚來燼瞳:“守在這鏡外,不論誰靠近,都記下痕跡?!睜a瞳眸光一暗,如影隱去。
回宮后,沈青梧直奔藏書閣偏殿,翻出塵封已久的《皇陵志》。
蛛網(wǎng)覆頁,墨跡斑駁,她一頁頁翻至“北陵禁錄”,指尖忽頓。
一行小字赫然入目:
“永昌七年,邊軍九千逆叛,盡誅于野,骸骨煉鏡,以儆天子。”
她盯著那句“以儆天子”,唇角泛起一絲冷笑。
永昌七年,正是蕭玄策登基第三年。
那一年,他親率鐵騎踏平北疆三十六寨,對外宣稱剿滅叛軍九千,肅清朝綱。
可史書從不曾寫——那些將士并非叛亂,而是因糧餉被克、家眷遭屠,憤而請命,卻被冠以“謀逆”之名,盡數(shù)坑殺。
用戰(zhàn)死將士的遺骨煉鏡?
這不是鎮(zhèn)壓,是獻祭。
她閉目,再度催動“人心之影”,欲探謝昭殘魂狀態(tài)。
謝昭曾是蕭玄策最信任的副將,亦是他親手斬于帳前的“叛臣”。
他的魂一直徘徊在冥途邊緣,未曾超度。
可這一次,神識剛觸及殘魂,她便猛地睜眼。
謝昭的魂體邊緣,竟浮現(xiàn)細密裂痕,如同琉璃被高溫炙烤,正緩緩崩解。
而每一道裂痕中,都透出幽紅微光,像是有某種力量,正從內(nèi)部侵蝕他的記憶。
她心頭一沉。
他們不是在遭罪。
是在點火。
這些骨鏡,根本不是為了警示帝王,而是以怨魂為油,以罪行為引,點燃一場足以焚毀帝王神魂的業(yè)火。
有人在暗中布局,要讓蕭玄策在精神崩潰中自毀江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