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遲批不了奏折了,抱著閨女哄。
大長公主看得生氣、心疼。
生氣是因為兒子不聽她的話,非得跟姜心棠那丫頭糾纏不清,才會造成今日這局面。
她兒子是北疆之帥,是手握江山的親王,應該娶個正經(jīng)王妃,后宅和兒女都交由王妃打理養(yǎng)育,他全身心投放在朝堂上干男人該干之事,而不是自己跟個婦人一樣抱著閨女在御書房哄。這畫面,既心酸,又詭異,跟他完全不搭。
可越生氣,大長公主越心疼兒子孫女。
小公主一哭,發(fā)起了高燒。
蕭遲忙命人傳太醫(yī)。
一通折騰下來,等小公主高燒完全退去,已經(jīng)過了晚膳時間。
蕭遲一口飯都沒吃,喂閨女吃了些清淡的粥食,再把她哄睡后,才讓他母親把小公主抱走。
大長公主親自抱孫女。
用錦被把孫女包住,免她被夜風吹到,才抱去長樂宮。
最擅長兒科的太醫(yī)今夜不當值,但蕭遲把這太醫(yī)和其他幾名擅長兒科的太醫(yī)都留在了宮里。
小公主在長樂宮睡到半夜就醒了。
看不到父王,又哭。
大長公主和乳娘嬤嬤輪流抱著她哄,但都哄不好。
小公主一哭鬧,就又發(fā)燒。
大長公主忙命人請?zhí)t(yī)。
太醫(yī)來了,給小公主重新開了藥,小公主不喝,哭得撕心裂肺。
大長公主向來心腸硬,她認為自己留在宮里親自照顧小公主,無論小公主怎么哭,她都定能和乳娘嬤嬤把小公主哄好,不勞累兒子。
就算不能哄好,讓小公主哭一哭也沒事,沒有哪個孩子不哭的。
可此時抱著小公主,親眼看到、親耳聽到小公主哭得撕心裂肺,她卻心似刀割。
她心腸再硬,那都是對外人,對上自己的親孫女,聽到親孫女哭,就像當年她剛誕下兒子,聽到兒子哭一樣。
兒子哭一聲,就如在她心口割一刀,她根本無法硬下心腸。
她跟乳娘嬤嬤輪流哄了小公主許久,小公主還越哭越兇,她就狠不下心了,命人趕緊去叫兒子來。
蕭遲根本就沒睡。
閨女沒在身邊,還病著,又第一晚跟著祖母,他哪睡得著。
不過小皇帝睡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