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任何阻撓之人,敢于唱反調,就應該力排眾議,勇挑重擔,破除萬難,讓反對之人閉嘴。
可他選擇的是,跟反對之人妥協(xié),達成利益同盟。
這讓我想起了運輸大隊長常凱申。
雖然貌似大權在握,但實際內部四分五裂,各懷鬼胎。”
“說得沒錯,”
陳壽山連連點頭道:“我也就是隨口一問,沒想到你這個小伙子,看人這么準確。
其實我當年對呂致遠就有這種看法。
他干大事而惜身,見小利而忘命,跟袁紹差不多,空有其形,未有其實。
所以我升遷之后,就沒有帶他走?!?/p>
兩人又聊了幾句。
陳壽山意外發(fā)現(xiàn)了陳小凡另外一個優(yōu)點。
聊政治,兩人也能說到一起去。
這就有些奇怪了。
他在官場上耕耘一生,到老了才有這樣識人的眼力。
可陳小凡只是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,竟然看人也如此之準,真是咄咄怪事。
豈不知,陳小凡現(xiàn)在的人生閱歷,也已經(jīng)近五十年了。
陳壽山還想再考驗一下眼前這個年輕人,一邊落子,一邊道:“你們縣委書記很普通,縣長一定很不一般了?”
陳小凡笑道:“縣長魏錦鵬,其實更差?!?/p>
“為什么這么說?”陳壽山微微一怔。
陳小凡道,“恕我直言,我們縣長最大的問題,就在于拉幫結派,搞利益小團體。
任何組織,只要內部形成利益小集團,他們的初心就變了。
到了做選擇的時候,一定會把小集團利益,凌駕于人民利益之上,這是要不得的。
說嚴重些,這不就是黨爭么?
明末的黨爭和美利堅的亂象,教訓還不深刻?
在他們眼中,沒有對錯之分,只有黨派利益為先,把集團利益放在首位,還怎樣為人民服務?”
“說得好,”陳壽山贊許道,“拉幫結派,搞利益集團,這種行為必須予以打擊。
呂致遠身為縣委書記,卻攻不破手下的小集團,這只能怪他自己平庸,怪不得別人。
我倒很納悶,在你眼中,你們縣有沒有比較出色的干部?”
“當然有啊,”陳小凡道,“比如常務副縣長楊立新。
他綽號楊大炮,就是一位敢打敢拼,銳意進取的人物。
只不過這種領導,需要上邊有欣賞他的伯樂才行。